8月1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渭南主城区内传递。火炬传递起点设在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南广场,终点在渭南市体育中心东广场,路线全程约4.5公里。根据渭南市执委会十四运圣火在渭南市区传递的相关要求,按照学校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渭南师范学院组织93名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为火炬顺利传递贡献渭师青年力量。
渭南师范学院克服困难组织志愿者安心上岗。从722名赛会志愿者中,通过逐一联系确认遴选出93名火炬传递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8月15日下午,渭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小卫、团市委书记李永辉和渭南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姚明亮等到渭南市体育中心看望慰问志愿者并做动员工作。韩小卫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在渭南市区的火炬传递志愿者全部由我校同学们担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代表学校感谢志愿者参与和付出,并要求志愿者们做好疫情防控,做到安全第一。他还希望志愿者们充分认识到十四运的重要性、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扎实培训、精心细致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展渭师青年姿态、弘扬陕西风采。
渭南师范学院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到岗。渭南师范学院团委要求所有志愿者通过“全运通”平台坚持14天防控打卡,严格把控返校交通方式、路线设计和时间周期。学校疫情防控部门协调后勤公寓、食堂和安全部门做好全方位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保障所有志愿者安全上岗;组建精炼管理团队保障在岗,学校团委书记担任志愿团队负责人,安排两名团委班子成员作为团队统筹协调,抽调3名专职团干部作为带队教师全程负责志愿服务日常管理和过程把控,坚持开展每日点评保证团队运转正常。
渭南师范学院扎实组织培训保证高效完成志愿服务。渭南师范学院志愿者们先后在渭南体育中心和建国饭店接受岗前培训,重点对69名服务火炬手志愿者开展火炬传递流程和使用规范进行培训,保证每名志愿者熟知工作职责、熟练岗位操作、熟识行为规范。为保证火炬传递志愿者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团委积极联系十四运组委会及时协调志愿者服装配备,在第一时间为志愿者发放服装95套,共计665件。志愿者从8月15日—18日,坚持每天凌晨5点起床整理着装,乘车前往各岗位开展工作,午间在各岗位轮替保证服务效能,21:30返回学校驻地,再进行工作梳理总评后返回宿舍进行休息。
在十四运圣火渭南市区站传递中,渭南师范学院志愿者以饱满热情、精准操作、高效服务顺利完成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192班火炬传递志愿者赵佳怡说:“在建党百年之际,参加本次火炬传递志愿活动十分有纪念意义,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并将全身心投入到后面竞赛项目志愿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弘扬志愿精神,为十四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者们通过在此次火炬传递志愿者服务工作,誓言用青春和汗水彰显“渭师”学子的青春风貌,展现渭南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树立渭南城市靓丽新名片。(通讯员:郭艺歌、朱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