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双减”微创新|如何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双减课后服务美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8:54:1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24    评论:0
导读

【编者的话】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是不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如何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主动出击,为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的做法值得借鉴。 科学授课。资料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编者的话】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是不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如何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主动出击,为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的做法值得借鉴。

科学授课。资料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主动服务“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发挥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组织本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每周到北京市七一小学、北京市八一学校、首师大实验小学、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小学等为小学生开展课后一小时辅导,截至2021年11月中旬,累计开展了党史宣讲、国学、朗诵、音乐、美术、书法等500余节特色课程;不但为小学一线提供了菜单式的课后服务课程,也为学院卓越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首师大到北京市七一小学调研。资料图片

学院发挥人才优势作用,注重服务“双减”长效机制建设。由副校长李小娟和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分别带队,前往七一小学、八一学校小学部进行课后一小时观摩与指导,与会专家不同侧面讨论“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国学授课。资料图片

党史授课。资料图片

学院立足初等教育学科优势,用特色课程助力“双减”。依托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通过“三个转化”的方式,推进高质量“课后一小时”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学生社团文化育人成果转化,让课后一小时课程更加生动活泼;实现党史宣讲成果转化,让课后一小时成为信仰之花绽放的一处沃土;实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成果转化,让课后一小时讲好中国故事;将大学生所学、所思、所感升华为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让小学的课后一小时课堂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刘婧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图片、视频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提供)

作者:刘婧媛

 
关键词: 北京市八一学校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49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