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33岁的柏石曼成为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耗时三年对中国进行全面考察,走遍晚清中国的十二个行省,行程万里,拍摄了大量的中国古建筑与景观,此后他撰写多部相关著作,@图游华夏网按其行程完成了《柏石曼清末中国行》31集专辑,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关注,我们又根据新整理的照片,继续按照省份进行增补解读。
本篇为1904年至1909年柏石曼所拍摄或收集的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德阳、广汉、泸州、绵阳、自贡境内的老照片,上图为1905年出版的四川省地图。
一、成都境内
1、位于成都的一处广场,中间是高耸的牌坊,其后的左右两侧分布着牌楼,左边的门匾写着“起凤”二字。
2、位于邛州(今成都邛崃)的一处路边石塔,塔为三层,内含石像。
3、邛崃另一处路边的三层小石塔。
4、位于新都县路边的一处石碑建筑。
二、都江堰境内
5、位于灌县(今都江堰市)的万寿宫。
6、位于青城山的一处山边石塔。
7、位于青城山一处道观里祭坛的石雕。
8、位于青城山一处道观里的台阶,两侧各有一座道教仙人的坐像石雕,有可能是老子的形象。
9、从灌县到雅州(今四川雅安)途中的一处牌坊(一)。
10、从灌县到雅州(今四川雅安)途中的一处牌坊(二)。
11、从灌县到雅州(今四川雅安)途中的一处牌坊(三),上方的门匾写着“节孝”二字。
12、从灌县到雅州(今四川雅安)途中的一处牌坊(四),此牌坊最上方为“圣旨”二字,其下刻有“贞孝之门”的字样。
三、德阳境内
13、位于德阳罗江县的某处街镇,建有一座小型的祠庙,看样子是土地庙,旁边还有几人站立。
14、位于四川德阳境内的路边三层小石塔。
15、同样位于四川德阳境内的路边三层小石塔。
16、位于德阳境内的一种砖砌建筑。
17、位于德阳境内的路边土地庙。
四、广汉境内
18、位于广汉境内的一处石碑,不知何故其两侧都是茅草屋。
五、泸州境内
19、位于泸州境内一处祠庙建筑的墙壁,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造型。
20、位于泸州境内长江岸边的一处土地庙。
六、绵阳境内
21、位于绵阳梓潼县境内的一处牌坊,最上方至下的匾额内容依次是“皇恩”、“清晖远荫”、“范余氏节孝坊”的字样。
22、前图牌坊的建筑细节,镌刻着文字与楹联,并刻着人物造型的石雕。
七、自贡境内
23、位于自流井与富顺县之间的一处禹王宫,大门右侧墙壁刻有“北一区沙坪公立初级小学”的字样,应该是自贡的沙坪镇。
24、位于自流井的某处祠庙的大殿,石础支起了巨大的木柱,左侧的木匾刻着“千年浩气满乾坤”的字样,有可能是禹王宫内。
25、和前图同一处拍摄的大殿门前。
26、富顺县至自流井途中的一处建筑,一位妇人和一个女孩看着拍摄的外国人。
27、位于自流井境内的路边小祠庙,可能是土地庙。
28、位于自流井的南华宫,在屋顶我们可以看到左右分别有两个人物雕像,这就是瓦上的立神。
八、其它地区
29、在四川北部地区的一处建筑。
30、从陕西到四川途中,在山道上的一处土地庙。
本系列索引链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