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坚持“以文化人”育人导向,全力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实现校本化特色化价值引领。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贯彻落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学习教育。围绕高品质学校及内涵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以丰富多彩的课程为依托,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努力形成体制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全面推进姜堰区“德育十大行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体质健康监测、科技创新教育项目的活动推进、成果展示。各学段加强“四史”教育,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勤俭节约教育的研究,打造高质量劳动实践基地,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全面育人质量。
二是聚焦内涵提升。打造文化亮点,发掘、提炼、传承姜堰教育精神,形成价值认同,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组建校园文化建设专家团队,对姜堰区学校文化进行总结提炼、艺术加工,打造“一校一品”文化特色,形成“每一所学校都有高品质文化、每一所学校都与众不同、每一所学校都值得尊重”的格局。持续加强中高考研究,发挥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站抱团效应,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等重要任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针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在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推行。聚焦薄弱学科重点突破,建好姜堰中学创新班,不断调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放大区家长总校、新父母学校、各校家委会的实质功能,构建家校社共育的良好生态。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织区级心理健康团队,有计划地送教到校、到班。
三是纵深推进“双减”。不折不扣执行《姜堰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因校制宜,打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后服务体系,推进教学评价、课程开发、竞赛培训、课堂革命等方面研究,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发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同时强化跟踪督查,巩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成果,打造“双减”姜堰特色。发挥教育督导“长牙齿”作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站稳教育教学主阵地。强化督查考核,适时开展专项督导,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打造推广“双减”工作典型,力争尽早形成“姜堰经验”。
(来源:姜堰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