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下是日本极具传奇色彩的杰出企业家。由他一手创立的松下电子至今为止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电子电器制造商。
松下商标
松下当之无愧的电器之王,他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发展成为拥有五万职工的跨国企业。在多次的经济危机,国际大环境的冲击下,很多的企业都倒闭了,松下却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这和松下的能力有着紧密的关联。
来看这个日本经营之神的粗略简介!1894年,松下出生在和歌山县的海草群和佐村,家中排行老八,也是最小的一个。松下4岁时,家中家道中落,大哥、二哥、大姐都先后病逝。松下4岁就不读书了(学历低的朋友的一个榜样),不读书了,要生活啊,于是松下就到了大阪的一个火盆店里做起了学徒。直到1910年,17岁的松下又进了大阪电灯公司当了一名学徒,后来接着升做检查员。
松下幸之助
在松下20多岁的时候,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嘛,自然成了主战场,打仗了,物资自然就奇缺了,是个产品几乎就能轻易卖出去了。所以,当时的日本商人很敏锐地嗅觉到了商机,大发战争财,国内的工商企业像雨后春笋地生长起来,松下是个聪明人,他也萌生了自己做老板的念头。想了就做,总下立马辞职,说干就干。所谓是万事开头难,启动资金不是很多,全副身家一起只有100多日元。就在松下不知如何是好时,贵人出现了,有两位同事,加上他老婆和小舅子,几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这样,工厂正式开张了。做的是改良电灯灯头。
当他们辛辛苦苦做出一批样品的时候,销路却非常不好,卖了4个月才卖了100来个,松下能熬,可啊另外两个同事熬不住了,不玩了,退出了。只剩下老婆和小舅子苦苦支撑。在那段时间,松下几乎把能卖的都卖了,艰苦度日。
就在他准备绝望的时候,曾经退伙的同事带给他一个好消息,有个工厂对他的产品有兴趣。给了松下1000个的订单,卖了4个月才卖100来个,一下子有那么多的订单,赶紧拼命做了。做了大概10天左右,搞定。凭着这个订单,松下回血了。第二年,松下又接了2000多的订单,松下心想,地方太小了,这小作坊做不了大事,于是,咬咬牙,扩大来做,租了一栋两层的楼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民宅办厂。
松下深知,创新才能使工厂更有生命力,他以电灯为中心,不断发明出一些相关的创新产品,正是因为松下坚持创新,慢慢地订单越来越多,员工也发展到了50多人了,不过即使这样,在当时的日本,这样的规模依然不算什么,算个小工厂吧。松下心想,要是想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企业,必须得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弯道超车(这是我说的)。
虽然现在的日本是汽车强国,在松下那时候还不是,最普及的还是自行车。日本的自行车是可以挂灯头的,因为那时没什么路灯。但是,那种自行车灯头的电池不耐用,三俩个小时就没电了,松下就想,如果能延长电池的续航能力,这个市场潜力应该会很大。于是,他马上苦心研究,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果真让他弄出一种炮弹型的电池车灯,3节干电池,就可以续航40余小时。这种灯设计巧妙,物廉价美,一推出市场就供不应求。
有了热销产品,生意就不愁销路了,有人找上门来了。一个山本武信的商人找了上来,他想做大阪地区的总代理,并且保证每个月至少卖1万个,三年卖36万个,最重要的是,这三年的货款一次性结清。卖不出去算自己的,松下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可是这就是真的,资金回笼解决了,销路也更上一层楼了。
自此之后,松下电器就发展迅猛了,不断推出新产品。松下多次扩建工厂,也并购了一些工厂。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松下已经是拥有8家工厂的著名大厂了。由电线器具、电热器具、收音机和车灯电池等四大部分组成。总员工接近1000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松下和荷兰菲利浦合作,大量生产电灯泡、日光灯和电子管,又发了一大笔战争财。
在松下电器成立50年的那年,也就是1968年。松下的销售额已经达到4671亿日元,银行存款超过1800亿日元,每天利润超过1亿日元。
直到2020年松下PANASONIC世界500强-第 15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