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三十篇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在中国西北部。面积6.6万 平方公里,人口659万。回族约占1/3。首府银川。秦 为北地郡,汉属朔方刺史部,唐属关内道,宋为西夏和秦风 路地。元置宁夏路,属甘肃和陕西行中书省。明置宁夏府,后 改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复置宁夏府,属甘肃省。1928年置宁夏省,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1958年以原 甘肃省的银川专区和固原、吴忠两回族自治州等为基础建立 自治区。高原地形,南部是以六盘山等为脊柱构成的黄土高原 区,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银川平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200—700毫米。矿产有煤、铁、磷、石油、盐等, 农产主要有小麦、稻、黍、谷子、高粱、玉米、胡麻、油菜 籽等,特产枸杞、甘草、发菜。畜牧业发达,以产滩羊皮和羊 毛著称。
中卫市,简称“卫”,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处宁夏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市域总面积17441.6平方千米。中卫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中卫市辖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截至2020年11月,中卫市常住人口为107万人。
中卫景点:沙坡头、寺口子、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景区、中卫高庙
一、沙坡头
位于中卫县城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乾隆年间,因在河岸边形成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沙坡头。百米沙坡,倾斜60度,天气晴朗,气温升高,人从沙坡向下滑时,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宏亮,故得“沙坡鸣钟”之誉,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头仰望,但见沙山悬若飞瀑,人乘沙流,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所谓“百米沙坡削如立,碛下鸣钟世传奇,游人俯滑相嬉戏,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这一景观的写照。
黄河、大漠、沙山,胜景如画,加之40多年来,治沙专家和人民群众为使铁路安全畅通,锁沙龙,开绿洲,创造的治沙奇迹,造福了中卫人民,更使沙坡头驰名中外。
悠悠岁月,由古而今。天赐奇景与人们的不懈创造,使如今的沙坡头已不是古时的沙陀头,它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沙都”、“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在这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诗意境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滑沙听钟,坡底戏泉,物我两忘,其乐无穷;黄河弄筏,追波逐浪,惊险刺激;骑驼踏沙,体验沙海轻舟之浩渺,观大漠日落日出之壮美;观星赏月,听沙漠夜声之神秘;围篝火,饮酒吃肉,狂歌劲舞,大漠探险神秘引人;古老的河湾水车,轮转水泻,浇田灌园,别有情趣;沙下果园,叠翠流红,鸟语花香,瓜甜果艳,令人流连忘返;“一线牵南北”的双架索道,可实现凌空跨河比翼双飞的梦想;古老的黄河木帆船、赤背的纤夫,将“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的歌曲变为现实美的享受;空中飞行、高空跳伞走出影视蒙太奇,飘落沙山;沙雕、沙疗、沙浴和沙漠球类、沙漠田径等形式多样的“沙”字号体育健身竞技项目,融智慧、趣味、知识、健身为一体;民族风情演出、黄河梨花节、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将在5月4日举行的大漠舞龙大赛,百余条巨龙在浩瀚的腾格里大漠腾滚翻飞,场面恢宏,气势雄伟,锣鼓震天,令人心动……这,就是今日之全新的沙坡头旅游区。
二、寺口子
位于中卫宣和镇南20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寺口子古称北海。南依香山重嶂叠黛,山道奇险,古时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北临卫宁平原,大河中流,平畴万亩,塞上江南风光无限;东望西夏古都银川市;西接旅游胜地沙坡头。历史上,寺口子因其所处银南之门户、卫宁之屏障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如今,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形和悠久的典故传说又使寺口子成为旅游胜地。险、幽、奇、绝的自然风光使寺口子得以独秀天下。要说险,过了黄龙桥的人自会体验到什么叫险的滋味。下面是几十米的山沟,而悬桥宽仅一米多,长有30米,用木板铺就,两头坡陡势危,由天梯铁栏通接。走在悬空桥上铁索晃晃悠悠,使人步履蹒跚的那种感觉,那叫险!
要说幽,过了悬桥,翻过山头,古交通要塞寺口子沟里去漫步,沟壑间驻足,古刹名庵之上凭栏,一种远离都市、走入历史,融入自然的回归感使人生发许多感慨。还有涛涛-,潺潺泉水……
寺口子有奇险雄美的“寺口大峡谷”、“灵仙谷”,怪石嶙峋的“石匣子”。“石匣子”奇观虽规模不如云南的石林,但怪石连绵起伏,有的突兀耸立,有的光滑如镜,神态各异,天成妙趣。出“石匣子”,迎面山峦像是一代伟人毛泽东静躺在天地间,不由得令人称奇。“伟人山”东行约一公里,但见峰高千韧、百孔千疮、巍然屹立、笔陡如削的丹霞绝壁,“点睛之笔”的奇绝之景又呈现在眼前。
寺子口西线景区的丹霞绝壁有着大气磅礴、非凡的气势。轻轻拍一下掌,便会传来如雷的回声,若是纵声高吼,则回音如雷霆万鈞。这里是天然的攀岩场,是勇敢者绝好的竞技场。走出西线景区,妙趣天成的“神仙右脚印”便在东线景区的入口处迎候。
寺口子有着悠久辉煌的文化沉淀:西汉名臣苏武持节牧羊十九载,其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苏武断桥”、“苏武栖身石窟”等遗迹在这里不胜枚举;宋代杨家将的故事在这里妇孺皆知。有些鲜载史册的历史传说、典故在寺口子千古流传——杨彦景大战西夏、兵困柳州,“米钵生金”使三军解厄……
三、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景区
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距宁夏中卫市中心8公里。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万亩,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产养殖、草原赛马、温泉养生、沙漠高尔夫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湿地类旅游景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里,可以看到极具历史积淀意义的4公里长的明代古长城遗址的宏伟景观;可以站在湖畔观赏着多达15种的沙漠生态鱼和136种鸟类,其中黑鸛、大天鹅、金雕分别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可以在水上乐园与湖水亲近;可以在辽阔的沙漠草原中纵情驰骋、在金沙岛紫色的花海中徜徉;可以在永安寺里寻找片刻的宁静,在五彩池畔与荷花仙子心灵神汇。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区,绝对是您在繁华世界里给自己放假的理想归宿。通过建设温泉秀水度假酒店、高墩湖休闲度假酒店、沙漠生态草园等项目,最终建成旅游接待区、腾格里湖游览区、沙漠温泉理疗区、高尚运动休闲区、旅游地产发展区、会议酒店接待区、生态牧场休闲区、生态湿地景观区八大功能区,努力实现国家级国家化休闲度假区的终极目标。
景区资源丰富、文化厚重、交通便利,是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很好的一个主要结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低洼处露出地面,形成了罕见的沙漠湖泊景观;腾格里湖面积浩大、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由于特殊地理构造,这里形成了沙漠、湿地、湖泊、鱼塘、戈壁等交织并存的奇特景观,也孕育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从西南到东北,一条倍显沧桑的长城横贯景区,显示其作为军事要塞曾经有过的辉煌。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
四、中卫高庙
位于中卫县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直通财富,一键直达旅途权益,携手关注旅途安全应急小手册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济济一堂。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它们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气势雄伟。在高庙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
在仅20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精湛的艺术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