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6月12日讯(记者 袁鹏)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焊花火星四溅,这种场景就出现在位于薛城的本土企业山东多乐公司的厂房里。
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走进多乐公司,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厂房里的生产景象,在这里身穿蓝色工装的不只有工人,还有一个个的机器人。工人和机器人分工协作,互相配合,让一台台产品顺利走下生产线。
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焊花火星四溅。
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焊花火星四溅。
虽然现在公司的车间十分高大上,但是1970年这家公司创立时只是个主要生产家用小炉子的乡镇企业。经过48年的发展,公司逐步研发了空气能中央空调、燃气壁挂炉、生物质锅炉等产品。
和德国合作的空气能空调产品。
这种生物质颗粒也成为了锅炉的燃料。
“有的展商去年还参展呢,今年再看就没了,不干了。”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近些年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炉具企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企业步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多乐公司积极顺应环保新形势,借势借力谋发展,在坚守传统燃煤炉具研发的同时,研发生产空气能热泵、燃气模块锅炉、蓄热式电采暖器等系列新能源产品,实现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采暖格局,成功地化“危”为“机”,突破了清洁取暖大市场。
多乐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空气能空调实验室,与德国WOLF公司、海利贝尔德股份公司、奥地利吉列斯能源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合作成立了山东省中德新能源产品合作研究开发中心。
多乐还与国家环科院任阵海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与清华大学热工研究院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致力于燃气蒸发器、电锅炉、洁净煤锅炉等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改造、生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