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四川盆地_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为何要比江汉平原高?(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面积谁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2:29:5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301    评论:0
导读

这几天刷头条,看到一位条友感概:为何作为平原的江汉平原,人口密度竟然没有以丘陵低山为主的四川盆地高!还别说,这还真的是一个事实。实际上不仅是现代,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都要比江汉平原更稠密。 作为平原的江汉平原,人口密度长期

这几天刷头条,看到一位条友感概:为何作为平原的江汉平原,人口密度竟然没有以丘陵低山为主的四川盆地高!还别说,这还真的是一个事实。实际上不仅是现代,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都要比江汉平原更稠密。

作为平原的江汉平原,人口密度长期低于丘陵为主的四川盆地,与两者的地理形势有很大关系。

首先说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盆地内部16万平方公里,加周边过渡区为26万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川盆地的平均海拔为340米,西北部为750米,东南部则为250米,盆地整体相对高差约500米。

四川盆地的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这一点没错。但四川盆地的丘陵属于典型丘陵,地形起伏和缓,相对高差不大。实际上川中丘陵的丘谷高差,大多在30米以内,只有川北地区的低山和川东纵谷的高差相对大一些。

由于海拔高差较小,且地形和缓,川中丘陵开辟为农田的难度较小。这与东南丘陵和江南丘陵那种地形陡峭,且高差较大的丘陵截然不同。

另外四川盆地的土质,主要以疏松而肥沃的紫色土为主,这进一步便利了四川盆地的农业开发。因此在很早之前,四川盆地就成为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而农业的发达,自然就带来了人口的繁盛。

江汉平原的地理形态,则是另一种情形。江汉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为27米。而且平原地势比降较小,西北部边缘海拔30米左右,东南部地区则仅约几米,整体比降约20多米。

整体比降小,导致平原上河流势能不足,水流缓慢。加之海拔低,河流下游水位顶托作用明显,河流水流不畅更为严重。而江汉平原与四川盆地东南部存在200多米的海拔差,长江在穿越三峡时水能充沛,江水呈咆哮之势。长江在冲出三峡后,流势凑然受阻,因此极易冲出河道,形成洪水泛滥。

另外由于水流缓慢,泥沙极易在河道沉积,这进一步加重了长江爆发洪灾的可能性。雪上加霜的是,四川盆地疏松的紫色土在雨水作用下,极易水土流失,实际上四川盆地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四川盆地流失的水土,大多会在江汉平原地区的长江河段沉积,进一步加大该段长江泛滥的可能性。

长江的经常泛滥,以及由其泛滥在江汉平原形成的湖沼地貌,使得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难度较高。因此在很长时期,江汉平原都是农业落后地区,其农业开发大多集中于西北边缘地带。与之相对应,其人口也大多集中于西北边缘,平原多数地区人口稀少。

直到宋元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江汉平原的开发才逐步真正展开。在元代,由于宋元之际蒙元在四川的大屠杀,江汉平原人口密度一度超过四川盆地。直到明代中后期,四川盆地的人口才恢复到与江汉平原大致相当的水平。

到了明清之际,四川盆地由于屡遭战祸,人口密度再次低于江汉平原。在清代前期,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一直低于江汉平原,直到清中期才恢复到接近的水平。两者人口密度的转折点,则是缘于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时期,江汉平原人口遭受了较大损失,而四川盆地则未受影响,人口密度得以再度超越江汉平原。自此之后,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就一直高于江汉平原,直到今天。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4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