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寺庙宫观。虽历经兵燹灾害,但屡圮屡建,仍有“三寺九庵十八庙”之说。
三寺是:大慈禅寺、园林寺、洪门寺。大慈禅寺,俗称大寺,是海州地区最宏伟的寺庙,位于城内中大街,始建于宋嘉佑三年,多次毁于战火,清乾隆十九年重修。大雄宝殿高约20米,面积约800平方米,供如来、文殊、普贤三尊大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文革破四旧时塑像被摧毁,笔者亲目所睹。1971年拆建为鼓楼中学和海州文化馆。园林寺位于锦屏山北麓,始建于五代,明代加修,后仅余几间破殿,1958年建园林水库时被彻底毁坏。洪门寺位于海州洪门,建于唐,毁于清末。民间有“火烧洪门寺”,作恶多端的住持和尚被机智的州官讨得皇帝“罢了”的口谕,而将其“耙”了处死的传说。
“九庵”是;龙洞庵、百子庵、观音庵、古佛庵、地藏庵、紫竹庵、陶许庵、神州庵、茶庵。最具盛名的是龙洞庵。百子庵位于海州古楼南侧,为州人求子嗣之所。建于清末,毁于文革,1986年修复。观音庵位于海州双龙井西侧。古佛庵原在海州北门内,后迁观音庵处。紫竹庵位于锦屏山桃花涧景区之山上,现已重建。其余四庵久毁。
“十八庙”是:城隍庙、关帝庙、文庙、龙王庙、风神庙、雷公庙、二郎庙、财神庙、狱神庙、火神庙、上神(禹王)庙、蒲神(蚂蚱、八蜡)庙、真武庙、天皇庙、三官庙、天齐庙、梓潼庙、东海庙。这些庙宇有的被拆除,有的建了小学校,有的毁于文革,有的久毁无迹。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和文庙,与大慈禅寺并称海州三大庙宇,均位于中大街路北。城隍庙前殿于1958年拆建海州电影院,后院城隍老爷(奶奶)塑像毁于文革。文庙又叫孔庙、儒学,解放后拆建中大街小学,仅存戟门等5间。
此外,尚有碧霞宫、天后宫、三元宫、文昌宫;观音堂、老君堂;龙神庙、马神庙、土地庙;兴福寺、大普寺、长安寺,三圣庵等。其中有的被人列入“十八庙”,说法不一。这些庙宇大多久毁。现存的碧霞宫,俗称奶奶庙,在白虎山东麓,始建于元,清重修,现更名为碧霞寺。上述重新修复的庙宇,香火鼎盛,有的还成了旅游景点。
(作者:宋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