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7:26:3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787    评论:0
导读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 寒凉为阴温热阳。 热渴多属阳盛病, 清热泻火宜寒凉。 形寒肢冷为阴症, 投以温热助真阳。 熟知四气阴阳理, 临床才能正方向。 注:药物存在着四种属性,分寒、凉与温、热。当临床使用时,一般情况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 寒凉为阴温热阳。

热渴多属阳盛病, 清热泻火宜寒凉。

形寒肢冷为阴症, 投以温热助真阳。

熟知四气阴阳理, 临床才能正方向。

注:药物存在着四种属性,分寒、凉与温、热。当临床使用时,一般情况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也是我们治疗学中的“正治”法,涉及到治疗方向是否正确。当然对“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则要辨别准确,不适于用此法治疗。

五味歌

酸味能收又能敛, 甘甜补益又和缓。

苦泻燥湿又能坚, 辛辣散发肌表。

咸则能下又软坚, 淡能渗利功偏袒。

五味分别入五脏, 应和四气一同谈。

注:中药有五味,即“酸、甘、苦、辛、咸”。凡酸味者,多具备收敛功能;甘甜者具有缓中补益的功效;味苦多能泻下、燥湿;辛味具有能行能散和达肌表功能;咸味则能使药效作用于下部,并能软坚散结;味淡者有渗利之功效。另外,五味还能入五脏,如: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药歌诀》 2011年 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中药五味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57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