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游憩观赏设施与诗情画意景观融为一体,广东省广州晓港公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9:28:1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092    评论:0
导读

晓港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西南端,1958年筹建,1975年建成开放。因园内有古迹小港桥,取谐音而名。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湖面积为4.7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77公顷,是广州种植观赏竹最多的公园。晓港公园的造园艺术采

晓港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西南端,1958年筹建,1975年建成开放。因园内有古迹小港桥,取谐音而名。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湖面积为4.7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77公顷,是广州种植观赏竹最多的公园。

晓港公园的造园艺术采用中国传统山水园林布局手法,巧妙地把游憩观赏设施与诗情画意景观融为一体。高坡叠山,低台挖池,使山得水而活,水伴山而媚,相映成趣。园内设花卉馆、亭、水榭、花架、桥、景石等景点。遍植竹子、榕树木棉、紫薇、紫荆、夹竹桃、杜鹃、桂花等上百种乔灌木,其中以竹子种植最多,有黄金间碧玉竹、观音竹龟甲竹湘妃竹等100多个品种,为华南地区之最。轻风过处,龙岭凤舞,形成碧玉摇空、竹径萧萧的园景特色,给人以清幽淡雅的享受。

公园中部为岛景区,由堤岸曲线自然分成4个水域,每个水域分别筑有水榭亭台,形成了"葵韵流波"、"层台影绿"、"洄澜浸玉"、 "椰风挂影"四大景点。在公园的东南面,有一红岩石岗,石岗浪迹斑驳,是沧海变桑田的例证,红岩石岗以西是一片山坡竹林,相传是南汉宫女练骑射箭的遗址,称走马岗。旁边是"海珠少年林",种有木棉、木麻黄、南洋杉等花木。公园东北部是青少年活动区,设有碰碰车、空中单车、滑车、赛车、森林狩猎等20多种游乐项目。特别是森林狩猎,将各种激光感应的飞禽走兽模型安放在人造森林之中,营造了妙趣横生、惊险刺激的环境。

云桂桥原名小港桥,是明代清官何维柏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所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之一。该桥横跨海珠涌,用青色花岗岩石砌成,全长32.2米、宽3.38米。整个云桂桥均为花岗岩石砌成,造型精巧,桥面两边有石砌护栏,桥栏雕饰简朴,造型简练明快。桥分3孔,立于马涌中的桥墩设计巧妙,用条石垒砌而成,下面两侧呈船形,以减弱桥墩对河水的阻力,上端出2层挑梁,承托桥面石梁。石梁侧面中央刻有"云桂"两字。

何维柏是广州人,25岁时中进士当官。他一向为官清廉,弹劾奸相严嵩"怀奸蠹国",使朝野大为震惊。后来,昏官竟颠倒黑白,将何维柏削职为民,罢归故里。

当时,何维柏回到广州隐居于南郊(今海珠区)20多年,以天山自勉,并将其居室题名为"天山草堂",并在附近的小港建有"天山书院"聚徒讲学。为了方便学生来往,何出资把附近的小桥改为石桥,时称小港桥。后来,他的学生当中半数人中了举人,还有10多人中了进士。

万历年间,63岁的何维柏再度被起用,依然不改直言善谏的风格。后来因与首辅张居正意见不合,从此远离官场。他再次回到广州主持天山草堂的讲学,直至病逝。

经过了400多年的风雨,当年何维柏始建的晓港桥仍较完好保留在原址,即现在晓港公园东门附近,是来往马涌两岸的要道。民国初年,乡里士绅出资重修小港桥,为纪念何维柏,将其更名为"云桂桥",小港村也改名为"云桂村"。 1993年8月9日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晓港公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63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