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和平区劳模广场在沈阳中山公园落成(沈阳市和平区中山公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21:50: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571    评论:0
导读

日前,沈阳市和平区劳模广场落成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活动在中山公园西门举行。来自全区市以上劳模代表,2020年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单位和个人、2020年区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过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工会干部、媒

日前,沈阳市和平区劳模广场落成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活动在中山公园西门举行。来自全区市以上劳模代表,2020年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单位和个人、2020年区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过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工会干部、媒体人、劳动模范等代表的意见并充分论证后,和平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中山公园西门建造和平区“劳模广场”,以艺术作品的塑造布展,用当代艺术的语言诠释并传递“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流价值观,使之成为弘扬劳模文化和劳模精神的主题教育基地,成为城市地标、精神地标和文化地标。

活动现场,劳模广场设计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区劳动模范、当代艺术家孙义全介绍了劳模广场的设计理念和雕塑作品的展现形式及功能性作用,辽宁省劳动模范邓楷作为受表彰的劳模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

据了解,整个劳模广场由四件主要作品组成,这四件作品独立叙事又相互关联。


装置作品《承载》是由金属和混凝土打造的9米高的书籍造型,书的内容是劳模的名字以及劳动者的双手拓下来的手模。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文明的见证,劳动者用双手书写了文明。混凝土书籍巨大的体量感又在强化这个语境。观众可以走进书下观看劳动者的手模,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浏览劳模广场的介绍和劳模的先进事迹。

雕塑作品《记录》是由红岩砂材料雕砌的胶皮手套的造型。劳动者变化万千的双手是工作中最美丽的风景线,红砂岩材料的手套定格了这一瞬间,坚硬的石材转换成柔软的胶皮手套,其观念性体现在材料和语意的同构。

雕塑作品《传承》有八只成人的手和一只婴儿的手构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符号化造型诠释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都是各个行业劳动者潜心钻研、艰苦努力的结果。雕塑顶部的婴儿手又象征着传承和新生,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装置作品《书写》厚重挺拔,混凝土外结构使这件作品蕴含着“丰碑式”的意味,具象的工具剪影形状嵌在红色的田字格内,从远处观看,仿佛是一幅灵动飘逸的书法作品,徐徐展开新时代壮美的劳动篇章。


中共和平区委书记刘志寰表示,劳动模范是最美的劳动者,是新时代的人民楷模,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折射出闪光的人生价值,激励着全区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立足岗位、奔跑向前。

 
关键词: 沈阳中山公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740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