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憋死我了,哪个是女厕所呀?
谁设计的?欺负我没文化不是?
今日在河南郑州美女感觉有点内急,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厕所,可跑跟前却犹豫了,只见这厕所并没有标注男女,只是用两个图标来区别,美女跑过来看看,跑过去看看,怎么也区别不开,这一幕被路人看到,发布引发热议。我就根据我的经验分享一下。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公共设施、商业场所、城市交通等公共空间中的信息要求也日益增高。公共厕所作为服务性基础设施,其人性化的导视系统不仅能更好地解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我从公共厕所的导视系统设计的现况、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对公共厕所中的人性化导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公共厕所的导视系统设计还处在初级的上升阶段,只有极少数城市有自己的公共场所导示系统设计规范和标准,绝大部分城市中的导视系统都是广告公司随便设计的,不但整体缺乏设计感和标准统一性。甚至给用户带来不便和麻烦。
对导视的信息符号做出规范,最有效的办法就运用视觉代码来划分区域、包括对用f导视系统的所有图形符号.图形标志.文字或文字标志的标注信息进行规范。通过颜色、图形与文字等基本元素来进行编码、对应空间以便于识别。形成色彩、图形、文字三种基本元素、也可以同时使用。相互支持形成导视识别系统。
在现代信息社会,标识应该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功能性。标识不是纯粹的艺术品,需要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简单的图案或内容传达正确的信息。
第二标准化,设计要规范统一。比如我们去银行,不用看字就能通过颜色知道是哪家银行。
第三美学,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精神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要符合导视空间的整体审美。
第四创新。对标识材质工艺根据场景进行创新,根据用户对设计风格进行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
根据调研观察我发现现在公共厕所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粗制滥造
就现况而言,我国公共厕所的标识物通常都很“板正”,最常见的是以长方形为基础,加上严肃的黑体字及男女标识,显得过于单一,并且缺乏地面导视牌设计(如图1)。然而,太多这样的标识牌充斥在城市的角落中,对于受众来说,极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忽略甚至是失去标识牌的导向作用。
二)缺乏创意和趣味性
我们周边的公共厕所导视系统都过于“雷同”,普遍缺乏创意(如图2)。在不影响引导功能的前提下,公共厕所的引导系统设计是在图形和文字上进行更具象、更有趣的设计表达。如果设计得不到发挥还要设计专业干什么?
(三)忽略特殊人群
当前的导视系统并没有很好地照顾到特殊人群,例如患有阅读障碍、视觉障碍、自闭症和理解困难的用户人群,很少有公共设施考虑声音导视设计或者可触碰的立体导视设计。甚至忽略了让他们参与到正常的公共生活中来,无法让他们感受温暖,甚至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提升公共厕所人性化导视系统的方法
(一)融入地域文化元素
设计者通过对图形、版式和地域文化等要素进行合理的编排设计,使受众人群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有效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提高了标志的相似性、易理解性和易获得性。相对来说,公共厕所的导视系统结合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建筑特色,更能营造和谐的氛围感,给人以亲切和熟悉感,更容易被人接受。通過这种方式,在保留其指示功能的基础上,既能够彰显本地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又能给受众带来主动探索历史积淀的感官触动。
(二)增加交互体验感
在公共厕所的导视系统设计中增加交互方式,可以极大地突破单一的感官体验,不仅能让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还能提升人的思考模式和情感体验。打破传统意义上公共厕所导视的视觉体验和信息传递模式,交互式引导更加高效直接,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满足公众的体验感。
(三)结合科技智能
不同形式的导视信息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来展示,将静态的平面信息转化成动态的影音,能够迅速吸引人们参与到动态化的体验中,加强空间的趣味性。其导视系统结合了实用新型智能系统。将显示屏悬挂在厕所入口正对面的墙上,详细标识厕位的设置情况、位置以及使用状态,以此进行有效疏导,减少厕所拥挤现象,方便快捷地指引受众直接到无人的厕位。智能化导视系统的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人们寻找空闲厕位的时间,还提高了卫生间的使用率。
(四)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现在几乎所有城市现在高楼林立看起来非常繁华,政府看起来也非常重视城市文明建设但是所有公共导示设计并没有规范可言甚至严重影响用户实用性这真的很不应该。一个城市是否有自己的品牌表示 城市定位 公共设计规范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准。设计创新力又是一个城市想象力和活力的重要重要助推器,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哪个城市的这方面被作为案例来推广。如果能被作为案例对该城市的品牌形象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End 本文有资深设计师张本科创作 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