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纪实摄影作品欣赏|老成都的水井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10:10: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996    评论:0
导读

摄影/周安 靠卖串串为生的下岗川剧演员 2006 成都,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着变化,眼前拔地而起的高楼新奇而陌生,古老的城市建筑和居民生活发生着改变。仿佛一夜之间,这座城市变成了崭新的现代化大都市,也许变化太快,牵动着我对老成都的情感关

摄影/周安

靠卖串串为生的下岗川剧演员 2006

成都,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着变化,眼前拔地而起的高楼新奇而陌生,古老的城市建筑和居民生活发生着改变。仿佛一夜之间,这座城市变成了崭新的现代化大都市,也许变化太快,牵动着我对老成都的情感关注。我想,几十年以后,还有可能准确地解读这个城市的过去吗?我不知道……

供在碗柜上的观世音像 2004

明清时期的成都水井坊,因沿河的码头众多而发展起来的街区,区域内低矮的青砖瓦房连成一片,从高处望去,四合院像一个个格子星罗棋布。在0.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21条街巷,住着6000多户居民。

同一屋檐下的婆媳 2003

有着600余年“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的水井坊,就坐落在这一区域内。水井坊呈“前店后坊”的格局,它作为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酿酒烧坊,其历史可追至元末。

小伙伴们的最爱—转糖饼 2007

尽管有着这样一个酒坊,但水井街却不是一条浓烈的街道,相反,她是平淡的、安详的,就像她的街名。“街道小巷上空的萝卜条、香肠腊肉;居民家里的神龛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街上最多的是榆树,但都不高大,也是一副安闲的样子。晚上6点来钟,这条街才会突然热闹起来,因为下班的自行车流忽然间涌了进来,而菜贩子们也在这个时候出现,高声吆喝,喊声、铃声此起彼伏。有的人还要停下来买点卤鸭子或凉拌耳片。只有此时才会让人想起酒来。晚饭后,兴许水井街上还有那么一点点酒意。人群如水般而来,又如水般而去。水井街又回到平静之中。当地居民生活在老房子里,条件简陋,但每个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悲苦。他们构成了以水井街为中心水井坊街区的祥和,这是水井坊滋润的结果……这些市井生活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这里以前是我们住过的地方 2009

2001年,我走进了水井坊,记录这个普通而平静的街区。这组照片拍摄于2001年至2011年,让我能找到童年的一些记忆。

拆迁前的聚会 2010

推着孙儿去逛街 2006


*原文刊载于2016年第1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标题《老成都的水井坊》,摄影/周安。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郑家伦

 
关键词: 成都古摄影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04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