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他只是踩了陌生人一脚,却被偷走了8年的青春,还要被嘲笑活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12:03:1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23    评论:0
导读

有没有想过,如果《少年的你》有续集,陈念会如何讲述她在4年牢狱后的新生活? 飘面前看到的,是现实版的“陈念”: 一名笑容干净,缓缓讲述自己故事的22岁男生。 尤其当他说到—— “我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时,自嘲地笑了一下。 飘感受到的只有心疼


有没有想过,如果《少年的你》有续集,陈念会如何讲述她在4年牢狱后的新生活?

飘面前看到的,是现实版的“陈念”:

一名笑容干净,缓缓讲述自己故事的22岁男生。

尤其当他说到——

“我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时,自嘲地笑了一下。

飘感受到的只有心疼。

7年前,他是“贵州校园刺死霸凌者”事件的主角,当时年仅15岁,被判8年有期徒刑

2020年,陈泗翰因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假释出狱。

15岁开始,在牢中待了6年,相当于普通人的三年高中三年大学。

“刺死霸凌者”事件中,他不是英雄,也不能定义为凶残的凶手,更多的,是在无法自卫的绝路中殉葬了自己的青春。

这一次,依然来自陈晓楠温柔的倾听和体察。

《和陌生人说话4·狱外来信》




2014年4月30日,当时距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

为了让陈泗翰接受更好教育,父母在一年前让他转学到师资更好的四中

任何人看来,陈泗翰都是一个成绩很好、很乖的学生。

如无意外,他会和所有好学生一样,顺利通过考试,考取一个更好的高中。

但在这一个本应该平平凡凡的一天,陈泗翰的命运却从此被永远改变。

当天早上排队打早餐时,李某突然踩了陈泗翰一脚,两人本不认识。

陈泗翰当时只是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踩我?”

李某回答,“我喜欢踩”,言外之意,为了树立威名,测试服从性。

麻烦接踵而至。

当天早上课间,李某和同伙把陈泗翰拉到同层和五层的楼梯处殴打,殴打完后,还问陈泗翰服不服,让他和自己“单杀”。

所谓的“单杀”,就是你拿一把刀,我拿一把刀,大家互杀。

这种“游戏”,对于一个普通学生自然闻所未闻。

他没有应约,放学后一直打电话给表哥表姐让他们来接送。

但放学后,好几个人冲进教室,试图把他拖出教室,不出去的话,就每10秒踢他一次。

李某拖着他一边拉一边踢,直至拉到了学校后面偏僻没有监控的小巷子里。

当时身边有一群人围观,诡异的是,没有人向前劝阻,却有人起哄,向前“递刀子”。

双方拉扯中,一名围观的同学将一把刀子塞到了陈泗翰的裤兜。

两人争执,李某从口袋里抽出刀,往他后背刺。

意识到自己中刀后,为了自保,陈泗翰在几秒之间来不及做出其他反应,也拿出刀捅了他,捂着伤口赶紧往后跑。

李某提着刀向前追赶,最终倒在巷子口的大门上。

没有一个人是幸存者——

李某死于急性大出血,陈泗翰左胸被卡子刀刺穿,构成二级重伤,当时还下了病危通知书。

侥幸活下来,15岁的陈泗翰被判有期徒刑8年。

听到法官宣布,有期徒刑8年时,他整个人没有力气,脑子一片空白。

当他押往未成年人管教所时,才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完完全全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高墙电网把他和学校里的试卷、死党隔开。

说起初中,他会想起那些特别难又特别喜欢做的数学题,就像探迷宫一样,解出来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至今他还记得,一次他和学校里最要好的一群朋友去烧烤,他们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

“那一天的夕阳很美。”

那一天,不过是惨案发生前的4个月前。

整个节目中,让飘感叹的不仅是因陈泗翰一次反抗校园霸凌而错失6年的青春。

还有他整个人的状态。

即便受校园霸凌所害,他没能像普通人一样升学,读高中,读大学,毕业。

但他并没有颓丧自弃,眼里的纯真,也依然还在。

回忆起过往和死党在一起的日子,他会笑得特别灿烂。

讲述那段噩梦时,他说得不紧不慢,没有流过一滴泪,所有的情绪他早已自己消化干净。

只有当陈晓楠读同学们寄给他的信时,他才会拼命忍住眼眶中的泪。

为自己和死党之间曾经多么真挚的友谊,也为自己错失的青春。

但也不过是云淡风轻地说:

“人生有几个八年,其实这个八年,可能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时期。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没我的事。”

即便在狱中,陈泗翰在努力弥补这段青春。

狱中的一个教官鼓励他,如果想要有改变,就把刑期当成一个学期

陈泗翰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望。

每天的劳作后,他就抓紧时间看书,在狱中考取了刑法专业的大专文凭。

也得过唱歌、征文比赛等各种奖项,学会了弹吉他、吹萨克斯。

他还被选为组长,管理一个犯区。

教不认识字的少年犯认字,背书。

犯人之间发生矛盾时,他用自己曾经消沉过的经历去开解他们。

最重要的是,他因为表现良好而被减刑两次。

陈泗翰心中最珍视的,是在狱中时同学们的来信。

即便出狱后,他还是一张一张地收藏好,向镜头展示他的“无价之宝”。

里面的每一封信,他都刻骨铭心,每一个字,他都记得。

即便信已泛黄,但依旧保存得平整干净。

曾经的好友每一个月,都会给陈泗翰写信,分享彼此的生活:

“你的生日快到了,快19岁了你,每年你的生日,我都有去你的QQ空间给你留言,祝你生日快乐。”

“在空闲时,会望向天空,因为我想,有时我们会同时仰望天空。”

“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偷懒,有没有锻炼身体呢。”

曾经他是好友间一个特别会照顾人的大哥哥,好友依然会记得他的好。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你还好吗?还记得上学时,每次被人欺负,你都会替我出头,只有认识你的人,才会知道你的好。”

他说,没有一段经历,能和年少时那段经历媲美。

然而,他越是平静、坚强,越是珍惜真挚的同学之情。

越让人感叹飞来横祸,以及校园霸凌对一个孩子人生强大的破坏力。

这一惨痛的事实提醒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是:

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没有得罪过、更没有欺负过任何人,“何以至此”?

陈泗翰内心是愧疚和自责的,他的道德感在自我折磨。

尽管先霸凌、伤害他身体的是李某,但毕竟他死于自己在混乱一战的刀下,让李某失去生命,也让他的父亲失去了儿子。

但我们也有太多困惑:

例如,如果他当时不反抗,现在更难过的会不会是他的父母?

例如,正当防卫和故意杀人的界限在哪里?

案发后,陈泗翰同校55名初三学生自发联名向法院写了一封联名信,请求轻判陈泗翰。

很多人说,陈泗翰的案件如果放在今天,就不会是这个结果。

这些年,关于正当防卫和反校园霸凌有了更多的讨论和具体执行空间。

2017年,于欢反杀辱母案掀起了有关正当防卫讨论空间;

2018年,昆山反杀案,认定于海明属正当防卫,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

2018年4月,王晶晶被校园霸凌10年,她在成年后通过走法律程序,把一个校园霸凌的头目送入监狱。

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准确理解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

其中明确规定:

“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发打斗,对于有过错的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或者一方先动手,在对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仍继续侵害的,还击一方的行为一般应当认定为防卫行为。”

罗翔总结的一句话:

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判断不法侵害是否还在继续。

罗翔这段话说的是在暴力中的具体情况。

更为突发。

但对于校园暴力来说,由于实施人群,实施环境的限制,校园暴力更多时候是一种没有理性、长期的、无法单方面中止的侵害、梦魇。

陈泗翰的母亲总是想:

“如果当时现场有一个人报警,陈泗翰和李某是不是都能得救”。

可怕的不仅是暴力本身,还有太多沉默的共谋。

飘只需要在网上搜“校园暴力”,就会出现各种骇人听闻的视频和图片:

今年9月11日,安徽马鞍山,网曝和县一学校厕所内,一女生遭多人掌掴欺凌;

今年9月18日一名女生被多名男女学生扇耳光、脚踹头;


今年3月,北京16岁男生小豪,从初中到高中,遭到同学长达数年的霸凌,包括肉体伤害、语言侮辱,甚至涉嫌性侵……

这个链条上,有太多的疑问:

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以欺负同龄人为乐?

拍照、录视频的人是谁?

围观的人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为什么不报警?

一场校园暴力发生时,背后有太多人“隐身”了。

当陈念白天在众人面前被霸凌者推下楼梯时,身边响起稀稀拉拉的“陈念,你怎么了”的声音。

但认真一看。

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人敢过来扶一把,更没有人告诉老师。

陈念鼓起勇气报警,换来的只有暴力的升级。

陈念的班主任,表面上看很友好。

每一次,他都语重心长地对陈念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要跟我说。”

可是你看他那毫无情感起伏和居高临下的语气,谁会真的把他的话当真?

班里被霸凌的受害者胡小蝶去世那一天,警察来调查。

一声铃响,他的雷达响了。

“该上课了,快高考了,他们的时间耽误不起啊。”

雷达的触动,只为了他的业绩。

回到陈泗翰。

他至今仍然在想,如果那一天自己在校外吃早餐,或许就不会遇上霸凌者李某。

甚至在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有想过——

是不是或许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求饶过,让李某一群人没有面子,从此被盯上了。

但,又或者,“服软”,会让施暴者习惯下一次。

求助老师呢?

当然还是要的。

但又要考虑,如果跟老师说了,暴力只会升级。

陈泗翰当时的想法也像任何一个被霸凌的好学生一样:

不想惹事,只想要顺利中考。

《少年的你》里,陈念面对警官同样的质问,她这样反问:

“谁能帮我?录我视频的人吗?站着看热闹的人吗?还是那些问为什么只有你被挑上,别人就没事的人啊?”

飘想起《少年的你》里一段“听力”。

高考备战,陈念在教室戴着耳机练英语听力。

这时候,一个校园霸凌受害者胡小蝶自杀了。

当大家都在围观拍照时,只有陈念走过去,脱下校服外套,为她蒙冤的身躯盖上一层温度和体面。

胡小蝶跳楼前,陈念耳机里听的英语听力,是一段没有字幕的画外音。

这是一段肯尼迪的演讲——

.... And if a beachhead of cooperation may push back the jungle of suspicion, let both sides join in creating a new endeavour - not a new balance of power, but a new world of law.

如果建立合作的滩头堡,能够遏制重重猜疑,那么,让双方联合作一次新的努力吧。这不是追求新的权力均衡,而是建立一个新的法治世界。

耳机里肯尼迪没说完的下半句是——

... a new world of law - where the strong are just, and the weak secure, and the peace preserved.

在那世界上,强者公正,弱者安全,和平在握。

这是一段对未来的祈愿。

陈念脱下外套的动作,也是对暴力的一次终结和重生。

在一个新的世界里,强者公正,弱者安全,和平在握。

而它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都是监控者

 
关键词: 陈晓楠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09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