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三河镇见识名牛名马 恩和乡体验俄式风情—骑行纪事及随想录(5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13:29:4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451    评论:0
导读

三河镇见识名牛名马 恩和乡体验俄式风情 ——环骑华夏 纵横中国 第一站之骑行纪实及随想录(52)8月2日早上石头一家尽地主之谊,陪着我们去额尔古纳北部游玩,准备途经三河镇、白桦林景区,到达中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去体验哪里的俄罗斯风情—



三河镇见识名牛名马 恩和乡体验俄式风情

——环骑华夏 纵横中国 第一站之骑行纪实及随想录(52)


8月2日早上石头一家尽地主之谊,陪着我们去额尔古纳北部游玩,准备途经三河镇、白桦林景区,到达中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去体验哪里的俄罗斯风情——




出了城区后,经过一个叫“三河”的地方,石头说这儿盛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往前走就看到了盛开着野花的草地上,散放着庞大的牛群:三河牛体躯高大,四肢强健,骨胳结实,肌肉发达,后臀高,奶盆大,耐高寒,耐粗饲,产奶量和乳脂率非常高;另外三河牛还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三河牛的形成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经过多品种杂交和同种选育提高两个不同阶段形成的育成品种;早在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铁路员工曾带入少量西门塔尔牛和西伯利亚牛



十月革命”前后,进入中国的白俄又把俄国的改良牛——后贝加尔土种牛、塔吉尔牛、雅罗斯拉夫牛、霍尔莫哥尔牛和瑞典牛等带入额尔古纳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三河、上库力又输入少量日本北海道荷兰牛,以上各种牛与当地蒙古牛经过长期杂交,为三河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以西门塔尔牛影响较大。




三河马以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恋膘、抗病耐粗、性情温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著称;三河马由俄国引入的后贝加尔马与当地蒙古马杂交育成,外形较蒙古马高大,毛色主要为骝毛和粟毛,力速兼备,持久力好,运步轻快,三河马属于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三河马与三河牛现在已经是名闻中外的名马和名牛了。






  石头开着车子继续向北驶去,期间在白桦林景区游览观光大约耽搁了四、五十分钟,越过白桦林后,在中午时分正点到达中俄边境上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曾经听说过央视评出的十佳魅力小镇室韦,到了这里才听说当年评十佳的时候正是室韦与恩和乡镇合并的时期,可以说室韦多少是借了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光出了名。




后来恩和与室韦分开了,恩和便成了唯一的一个真正的俄罗斯民族乡所在地,给这个俄罗斯民族乡冠以“恩和”的芳名,在蒙语里意为和平,可见当时沙俄时俄罗斯族和中国的汉族在相互融合时,双方族人们对和平和安宁都给予了莫大的期许和期盼。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北部,西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长约75公里,辖区总面积约2068平方公里,恩和俄罗斯民族乡作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其总人口只有2400人,其中俄罗斯族占80%,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从乡政府门前的广而告之栏里的民族文化篇中,可知这里最早是中国闯关东的移民流和俄国西伯利亚边区俄罗斯化的移民流相互融合后,在额尔古纳形成的俄罗斯民族聚居区——现在村内有30%的俄罗斯族人,建筑多俄罗斯风格,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现在下辖以下地区:恩和村、朝阳屯村、向阳屯村、正阳屯村、七卡屯村、八卡屯村、九卡屯村、自兴屯村。





整个恩和俄罗斯民族乡,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其中65%的人口是华俄后裔,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现在的俄罗斯族第一村里,大部分是东北男人和俄罗斯姑娘结婚后的后代,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俄罗斯式。






他们有着欧洲人面孔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这些人讲着东北话、住着白桦木屋(院墙也都是木篱笆),既烤列巴也包饺子,并且人人会唱“喀秋莎”……,这就是中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的现状,他们大部分人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因此游客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



虽然没有注意到在村口处有没有竖着一块上面有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乡镇”标志的牌子,但石头说当时最美乡镇的指向和具体目标就是这里(室韦只是借了恩和的光才扬了名),现今全村人口千余人,多数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的俄罗斯族后裔。或因为俄罗斯族人与汉人通婚的原因,又经过了几代人的演变,使这里的常住乡民既有典型中国人的面孔,也有欧洲人的容貌,更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混血儿;黄皮肤男人的智慧和蓝眼睛女人的热情,造就了中国国土最北端的这个风格独特的小村镇,让我们有了不出国门,也能切身感受到正宗地道的俄罗斯风味文化与生活。





恩和村建在山间谷地里,额尔古纳河的支流得尔布尔河,静静的淌过村庄北部,曲折蜿蜒并形成了大片的湿地,河边起伏的丘陵草场线条和缓,布满了鲜嫩的绿草,牛羊、马群逍遥其间,白桦林中俄罗斯特色的房舍尖顶时隐时现。村里都是一栋栋被叫作“木格楞”的俄式房屋建筑,大都是由粗壮的圆木搭建而成,色彩艳丽夺目,而小镇中心的一个标准的俄罗斯教堂则更为醒目





在村子里溜达,俄罗斯风情随处可见,地道的木板房、放柴草、圈牛羊的木栅栏、还有“柳巴面包房”“丽达家”“玛尼亚家”…… 很多产品的名称都沿用了俄文译名,小的俄式面包叫“沙克”,面包干叫“苏克立”等等。大列巴个头很大,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制成。




房屋建筑大多是木刻楞或者洋葱顶的欧式建筑,村里的那个俄罗斯族民俗馆,建筑更是非常有特色,木刻楞房子,黄是色的栅栏,布满青草的小园,一切是那么恬静、祥和,而富于俄罗斯情调。





恩和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第一个俄罗斯族的乡村,而接待我们的是石头的朋友伊万一家,他家开了一个类似于内地农家乐形式的接待游客的伊万旅游之家,新修建不久的一排木刻楞房屋建筑,可容纳或接待几十名游客。




小院门口木制簇新的门楼上摆放着一张方桌,侧面栏杆或木制台阶上插着的黄边红旗迎风招展,为雪花啤酒做着广告,也为自己这个伊万旅游之家招徕着生意,倒也显得生机勃勃;门楼后边院内的秋千打扮的花枝招展,使得路过的人不由得就想坐上去一试秋千游荡之感受,找一找儿时的影踪和已经远去的滋味。





伊万旅游之家小院前面就是那条穿越恩和静静地流淌着的哈乌尔河,住在伊万旅游之家的游客们正在小河河边洗衣,我们也在河边留下了倩影,并在河边观摩了一会儿,便顺着小河边的土路向不远处河面上架设的那一座木桥走过去。




桥头横着的招牌上写有伊丽娜俱乐部的字样,旁边的木质标识牌上还有伊丽娜旅游服务公司(乡村俱乐部)的具体项目和介绍:坐落在美丽的哈乌尔岛上,蓝天白云、碧草水湾,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异国风情浓郁,是一个人间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穿过哈乌尔河上的木桥,或者通过小桥后顺着林间的小栈道走过开阔地,便进入伊丽娜——




伊丽娜(公司)的乡村俱乐部就映入眼帘,蓝色屋顶下木刻楞的墙面顶端悬挂着的红色横幅上,黄色的“守望相助”把额尔古纳建成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 的标语赫然其上。



这里是集 餐饮(俄式大餐,中餐)、娱乐(有专业的歌舞表演并且邀请俄罗斯红石 后贝加尔艺术团参加演出、骑马、垂钓等等其他娱乐)、休闲(还可以进行纯绿色的采栽大棚,篝火晚会,等等)、住宿(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木刻楞房屋)等多项活动为一体的旅游公司。





伊丽娜公司活动面积大,公司餐厅: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一边就餐一边欣赏俄罗斯姑娘们优美的舞蹈),伊丽娜(公司)以展示当地民族文化,自然风貌为理念,以营造最舒适的环境,安排最有意义的娱乐项目为目标,以最优质的服务为主宗旨,是每位游客都可以更好的感受异域的人文与自然。






回到镇里的街道上,看到有村民们趁着的风和日丽中午时分,正在忙碌着翻修自家典型的俄罗斯民居,或许正在建筑自家的旅游开发项目所需要的店面,这种叫木刻楞的建筑方式主要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有棱有角却非常整齐规范——




而墙面则被按照个人意愿刷成了各种鲜艳的颜色,犹如进入安徒生童话里的世界,一般以蓝色和绿色居多;衬着金黄色的夏秋只意境,在不同类型的相机取景框中其对比色纯度堪比梵高的画作,肆意喷发着艳丽的色彩,小镇子里的商铺的门店招牌除了中文外都备注着俄语。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里有五颜六色的房子、香喷喷的大列巴、悠闲的奶牛,当地居民大多都一开始从事旅游业,家家都改作客栈,建筑当地特有的木刻楞房屋,经营类似内地农家乐一样的方式的家庭餐饮旅馆等行业接待游客——街道两侧所有的木刻楞房子外观都特别新颖别致,配色也都非常温馨,这一切都给小镇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三河古镇住宿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12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