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香菇产自富硒福地,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新疆、兰州、郑州等地。”11月27日上午,安康市香菇小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强介绍道。当日,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聚焦深度贫困县”采访团来到汉滨有名的茨沟“香菇小镇”。了解在全区发展位居前列的食用菌产业。
汉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别适合食用菌培养生长。近年来,汉滨区立足实际,紧抓商机,推进香菇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香菇孵化园区,启动建设食用菌培养生产、加工包装、储备销售、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多业态发展的“香菇小镇”。目前已建成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枸家坝菌棒生产培养基地和松坝后沟香菇种植基地3个基地。
“食用菌脱贫园区通过‘园区建棚、分户经营、订单回收、保底赚钱、每年轮回、稳定脱贫’的形式助农增收,实现贫困户‘经营一个大棚,掌握一项技术、幸福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模式,全面解决了农户因原材料、技术、价格等问题不会种、不愿种、不敢种现实困境。”陈德强告诉记者。“三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面积2000亩,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
据悉,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茨沟香菇小镇为中心,带动全区发展香菇1000万袋,年产香菇1万吨,辅射大河、谭坝、中原、紫荆、叶坪等19个镇办39个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香菇产业,带动贫困户2100余户,可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户均增收7500元。香菇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脱贫的新亮点。
赵长海是茨沟镇营盘垭村的贫困户,2018年,他在红岩食用菌脱贫园区一边学技术,一边种香菇,今年他自己种植了5万袋香菇,保守估计能收入8万余元。(记者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