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人民政协网 付振强
人民政协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付振强) 2月12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完善医药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发展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构建我国创新医药生态系统建言献策,凝集共识。
2月12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完善医药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齐波 摄
“我们应多研发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医疗器械,引进消化吸收也好,仿制再改进也好,能惠及更多大众。同时,还应鼓励多为病人研发更好更便宜的药品。”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线上发言。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齐波 摄
在葛均波看来,医药创新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创新链。那么,创新链条上的各部门该如何发力?
“国家倡导创新并不是鼓励简单的拷贝,否则就不会有创新的血液。从研发、申报专利,到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到审评审批再到上市,一般需要15年或者更长时间。”葛均波呼吁,相关部门应及时掌握医药行业创新动态,让政府决策者深度了解行业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和国家节省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