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作品 | 历久弥新 共赴雪域之约——西藏博物馆新馆开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7 10:14:0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727    评论:0
导读

备受关注的西藏博物馆新馆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经过5年的闭馆扩建,藏博新馆以近6.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及携近4万件(套)的馆藏珍贵文物“强势回归”。 建成的藏博新馆是西藏唯一一座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现代化综合博

备受关注的西藏博物馆新馆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经过5年的闭馆扩建,藏博新馆以近6.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及携近4万件(套)的馆藏珍贵文物“强势回归”。

建成的藏博新馆是西藏唯一一座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现代化综合博物馆,也是目前西藏最大的文物收藏机构。

博物广纳 与日月同辉

1994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为西藏援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以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并将此任务交由中建西南院完成。

1999年,西藏博物馆落成,并作为藏式建筑的典范,荣获建筑设计行业的最高奖——国家金奖,并曾作为艺术品入选全国美展。

2017年,随着时代发展,老馆使用面积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功能需求,西藏自治区通过多轮专家研究论证,决定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仍由中建西南院设计。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播出,西藏博物馆新馆以中国40个新地标之一的身份出镜。

历经二十年的博物广纳与记忆留存,藏博无疑成为折射西藏精神文化厚度的一面明镜。

金顶、红墙、白宫、石砌墙体……色彩浓郁,用材独特,这些是藏式民居独有的特色元素。但作为现代化建筑的藏博新馆,并没有照搬旧时形式,而是以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的魅力,在延续博物馆原有设计风格的基础之上,满足了博物馆的新需求。

雪域绽放 与时代共生

作为世界屋脊之上最大的博物馆,由于面积和时代局限,老馆没有完全发挥利用文物与展示功能空间,大量文物只能庋藏于库房中。

而新馆的设计工作则弥补了老馆的局限。让丰富的馆藏文物尽可能“出场”,更要让他们“活过来”,是西藏博物馆新馆设计的初衷。

设计团队对博物馆功能进行了合理整合与规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空间布置,通过多维度的空间打造,激活文化,让博物馆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设计团队还关注参观者体验和运营便利性,新馆设计引入高科技手段,基于博物馆核心业务需求打造“智慧博物馆”,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和无限尺度等不同尺度范围内,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

“以匠心致匠心”,西藏博物馆新馆的建成,使其再次成为藏文化传播与对话交流的重要中心。

 
关键词: 西藏博物馆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571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