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智融创 促进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的共同体建设工作年会现场
中国网11月13日讯(记者 王晓霞)11月11日,为进一步探索实践“资源共享——交流联动——相融共生——创新发展”的共同体建设工作模式,逐步提升共同体各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水平。按照《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章程》规定,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召开了首届主题为“聚智融创 促进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的共同体建设工作年会。
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副校长致辞
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副校长向大会致辞,他从共同体的历史、发展、优势等方面对来宾进行了解读,为首师大附属小学的发展共同体勾画出的美好的发展前景。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办郭景玉主任代表海淀区委区政府致辞,向首都师范大学、向所有关心支持海淀教育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做主题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王智秋院长宣读专家团队名单,聘请了包括顾明远老先生在内的二十多位专家,助力共同体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向全体来宾进行了报告,从对基础教育任务的认识、当前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等几方面进行了解读。大会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宋继东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王智秋院长宣读专家团队名单
大会召开期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发来贺电。他表示:共同体化办学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这种引领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应当形成一种共同体文化,其核心是尊重──尊重每一所学校,尊重每一位校长,尊重每一位师生,尊重每一种教育创新,使共同体成为和谐共生的大家庭。
陶西平指出,“聚智融创,促进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希望通过这次年会,能够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面对未来的世界,要为人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进学习变革的进程,推动教师角色的逐步转变,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勇于探索创新,为增强教育实效,促进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宋继东做主题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宋继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马晓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张德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张亚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任志梅,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马福兴等6所附小主管领导围绕“发扬优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大会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理事长宋继东校长主持,房山、朝阳、丰台、顺义等区教委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第二天,国家督学、浙江教育厅原副厅长张绪培还为与会者做了题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报告。围绕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进行了详细地解读;深入阐述教育必须完成两大的任务:促进人的发展和完成人的社会化;谈了教育改革研究的切入点。
据悉,首都师范大学自2010年成立第一所附小,至今已经发展到覆盖北京市五个区县七所学校十三个校址;首都师范大学这个纽带已经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2016年5月23日,正式成立了附属小学的发展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是以首都师范大学为领导,由各有关附属小学自发组织的集团性的学术合作团体。他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目标是通过共同体的开放共享、合作联动和个性发展,实现相融共生,推动各校的内涵建设和优质发展,打造引领北京小学教育方向的教育品牌。为此编制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章程》,组建了理事会,研制了五年发展规划。
同时成立了三位一体的专家团队。即以各成员单位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领导为主体的“决策咨询委员会”;以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及中小学知名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以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科教师为主体的“学科专家工作组。
共同体的性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是以首都师范大学为领导,由各有关附属小学自发组织的集团性的学术合作团体。
共同体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共同体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开放共享、合作联动和个性发展,推动各校的内涵建设和优质发展,打造引领北京小学教育方向的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