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远山
- 到大理古城的人一般都会看到不远处的三个塔,它叫“崇圣寺三塔”,也叫“三塔寺”。初以为“崇圣寺三塔”就是一个景点的名字而已,实际上它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主景是三个塔,后一部分是崇圣寺建筑群。前后都是比较古老的建筑。中间还有当地政府不久前修建的几个较大的寺院式建筑。
- 前、中、后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可供人们驻足观赏的建筑区域。古今结合,历史文化添加现代元素,这样就构成了到了大理的游客必看的景点之一。
- 随着时间的流逝,祖先留给大理人民的宝贵遗产,越来越体现出了它的历史价值、厚重文化及经济价值,每天去游览的人几乎络绎不绝。
- 崇圣寺又被称为佛都,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出家为僧的事并不多见。而宋代地方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9位国王,不爱江山,不贪俗尘,来此出家修行。加之金庸的天龙八部,更使得这皇家国寺,充满着传奇色彩。
- 在古南诏国与大理国时期,大理全境,由上而下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百姓不论贫富、身阶,家家户户设有佛堂,大理国故有“佛国”之称。 崇圣寺在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古国、大理古国时期,为皇家寺院和政教中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塔剑指云天,巍峨壮观。自修建以来,已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其间,经历过有资料可考的地震30多次,甚至有“大理古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的大地震。然而,三塔依然屹立在苍山洱海间,成为“永镇山川”的绝美景致,也成了大理人民的骄傲。今天去游览的人们,凭肉眼都能看到位于左侧塔呈明显的倾斜状态。屹立千年不倒,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