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崇圣寺三塔|大理文化地标(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7 13:03:4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803    评论:0
导读

“崇圣寺,点苍山麓,洱海之滨,是游大理必去的景点之一。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因为在大理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古时大理国更是被誉为“妙香佛

崇圣寺,点苍山麓,洱海之滨,是游大理必去的景点之一。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


因为在大理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古时大理国更是被誉为“妙香佛国”,崇圣寺更是皇家寺院,被誉为“佛都”,是《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的原型,三塔也更是矗立千年,一直守护着苍洱大地。



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三塔基础构造相同,黄土地基,满堂基础。均无“地宫”。空心直壁,穹窿顶,顶层实心的作法如出一辙。塔刹形式、构造虽不同,亦仅简繁而已。北(南)塔刹加上相轮即为千寻塔的塔刹形状。中心柱以大石条稳固作法更是雷同。崇圣寺三塔及大理地区的宏圣寺塔、佛图寺塔塔檐层数,一反奇数惯例,均为偶数。南北塔10层、佛图寺12层、千寻塔、宏圣寺塔16层。塔砖规格,千寻塔大约有15种型号。北塔约有八种,除47~52厘米长大条砖外,其余规格完全一样。砖质细密、音响清脆。砖背均有细绳纹印迹,砖侧模印人名或塔形符号。人名系砖匠名字,有左光、左丑、春丑等。胶结材料有红泥和搀灰泥两种。



南北二塔不但构造、外形、大部相同,做法有趣的是二塔相对而倾,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按“旁二塔如翼内向”记载,400多年前已是倾斜之塔了 。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于2005年重建完成。



到大理,必游崇圣寺三塔,不止为了追随金庸的武侠世界,更想在繁杂尘世中,找寻那一份静谧,用心体会那禅意。


 
关键词: 崇圣寺三塔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60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