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咖啡馆来一杯“燕麦拿铁”,它的配料不是牛奶,而是植物基的燕麦奶,它健康且避免了部分人群的乳糖不耐受。这种植物奶咖啡已经进入中国上万家咖啡店,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背后的这款产品—Oatly燕麦奶。今年5月20日,Oatly正式以“OTLY”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燕麦奶第一股”。以Oatly为代表的燕麦奶,成了更健康、更环保的植物奶代名词。
Oatly更进入了商超及网店,成了一种网红产品,虽然都属于植物基饮品,但与国内豆奶、核桃露不同,燕麦奶卖得更贵,更有“故事”,更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有人称它是植物奶行业的“元气森林”。
然而,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十年的历程,而最近几年才在全球快速增长,并高调杀入中国,进入近万家咖啡店,是一个老产品拥抱互联网重塑品牌的故事。
Oatly在发展之初是一家非常传统的植物蛋白饮料的公司。
1990年,OATLY由瑞典隆德大学的两位教授研发创立。OATLY在创世之初被定义为一个“科技创新产品”,因为两位教授发明一种特殊的酶,通过这种酶可以把燕麦里面的营养成分几乎全部萃取出来,并转化成液体饮料,燕麦植物蛋白品牌OATLY便就此诞生。它并不是简单的燕麦+牛奶,而是在外观、感觉、味道和功能上模仿牛奶制品。这一科技成果,使其成为牛奶的植物蛋白替代品。它良好保留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无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无动物成分、适合全素食者享用。Oatly的出现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一部分欧美人喝牛奶腹泻,但又想补充蛋白质的需求。它开创了燕麦奶这个新品类,并一直强调它的功能性,它在瑞典赢得了一定市场。但由于品类规模的局限,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2年,Toni Petersson的到来改变了Oatly的命运,在他担任CEO后,从产品定位到营销策略,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并将这个小众品牌带向了全球。
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来说,燕麦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当时市面上已经存在一些植物奶,而燕麦奶作为众多植物奶之一,口感与其他品类差不多,在用户心中没有形成强差异。
通过调研,Oatly把目光瞄向了庞大的中产群体,他们认识到,在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心中,燕麦不仅是一种植物,更可以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相比牛奶,燕麦奶拥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更低的脂肪,同时避免了因过量摄入动物蛋白而造成的骨质疏松;它对环境更友好。生产燕麦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生产牛奶的1/5,大幅度降低对水和土地资源的消耗;燕麦奶还是一种素食,这迎合了很多人的健康需求。燕麦奶可以与健康、环保、低脂、0胆固醇、素食等所有意见领袖们倡导、中产阶级向往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因此Oatly的内核发生了变化,它怀着对社会的责任心,做出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它将自己的新用户群体定义为“后牛奶一代(Post Milk Generation)”。
采取激进的强对比宣传策略,建立新品类认知
新品类的推广时期,确定主竞争品类,并形成与之对立的定位,是高超的营销策略,在这方面,Oatly的做法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打法。它主动把自己的品牌划到了与牛奶对立的阵营中,并带着一种挑衅权威的幽默态度来建立与消费者的沟通。
为了让 Oatly脱胎换骨,Toni找到了相识15年的好友John Schoolcraft并任命他为Oatly的创意总监。受邀加入Oatly之后,John开始思考如何帮助 Oatly改革,把Oatly打造成一个生活方式品牌,不是一定是像红牛、耐克那样知名度超高,但能够很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Oatly提出广告口号:It’s like milk, but made for humans.(和牛奶很像,不过是给人类喝的),这个口号呼应了当时素食主义的另一句口号“牛奶是给牛喝的”。并通过媒体大肆宣讲这一主张。这类挑衅文案出现在它的口号里,尽管引来了竞争对手的反击,但Oatly反而从争端中赢得了巨大的关注。
创意性包装,建立环保、极致、先锋的品牌调性
John创意的重要一步就是换掉Oatly的老旧包装。John认为:“ 通常在食品行业,包装的更换会让整个公司的人都焦虑销售是否会受到影响。所以品牌都做小幅修改,我们的方式则不同,我们把整个的老旧包装全扔了,而且准备好了承担压力。”
John还发现:如果你看乳制品的包装,总是画着液体的样子,液体的颜色、形状都是那些,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品牌重塑的重点是说人话,一个理念再伟大,如果采用一种教育性、说教型的方式来传达,大家也不会爱听。而 Oatly 则会更像人与人对话时产生的声音。这种与消费者之间的直白对话首先体现在品牌包装上,所以把它做得就像在家里的地下室创作一样。
考虑到品牌在营销上的预算有限,Oatly把纸盒的包装当作广告墙来设计。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明显,人们被这种少见的形式吸引了,包装上的形象奇怪又有趣,让人好奇地拿起来去细读文字。
包装的每一侧应该都读起来很有趣。包装上的字体和图像皆是手绘,从中还能看到大量的文字信息——结合了意识流的思考,以及对品牌使命认真而随意的诠释。营养成分表的边上印着的是“无聊,但很重要”幽默调侃式的话语,他们甚至还把“这喝起来像屎一样的”负面评价也毫不掩饰地印在了包装盒上。一反传统“冷冰冰”的商业语术,新包装更像是个性十足的地下室的摇滚歌手在与消费者隔空喊话,把Oatly的环保理念和反叛精神直接传递给消费者。
这种设计不仅与以往所有饮品设计不同,更让公司传达了它的理念。噪点和粗糙感反而强化了自然和有机,与产品的理念非常贴合。
产品包装改头换面、品牌重塑升级,加上植物蛋白时代的崛起,OATLY迎来发展的极速上升期。从欧洲到北美,可谓一路高歌、战绩斐然。2017年-2019年,OATLY两年内的收入增长了133倍,截至2018年已经进入全球共25个国家,其中包括欧洲的16个国家。植物基饮食风潮席卷全球,OATLY的使命和成功引起了媒体地广泛报道,《纽约时报》等大量知名媒体主动报道,2019年OATLY更被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评为全球创新力公司排名第二名,还获得包装设计奖、女性健康食品前50名等众多奖项。根据《全球植物奶市场报告》,2019年全球植物奶市场规模超过12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该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10亿美元,翻了一倍还多,其中尤其以燕麦饮领先。
OATLY是在2018年尝试进入中国,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无疑给OATLY这类产品巨大的诱惑。然而,超市摆放OATLY的货架前却异常冷清。最初一天只能卖出一两瓶,尝试过请促销员推荐、免费试喝、买赠、送赠品等传统快消品卖场拓客的方法,最多也只是一天卖出七八瓶左右。OATLY也尝试在香港等地同样的对标牛奶的策略,甚至生造出一个“奶”上边加草字头的新字,以强化人们的认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人虽然南北有饮食差异,但主食无论是面条还是米饭,都是谷物。这和专吃乳制品和牛肉的欧洲人就完全不一样。大家没有需要补充植物基物质的基本诉求,甚至大多数人还处于缺动物奶的消费升级阶段。中国人对豆奶、椰奶、杏仁露、核桃露等植物基饮品并不陌生,但对“植物基”这一概念并没有强烈的认知,而且每罐30多元的价格,也让消费者难以认同。这使得OATLY中国团队在最初很难照搬OATLY在欧洲成功的打法:在营销端直接与牛奶开战,通过对标牛奶来建立品类认知。如果采取快消品的常规市场法则,打广告、铺渠道、大力宣传,把品牌声量打起来,强势形成品牌记忆,并进一步带动购买,但这种打法能不能带来复购,能不能完成消费者教育是一个难度巨大的问题,也无法传递OATLY真正想与消费者沟通的品牌价值观:可持续、营养健康、信任与公开。
经过了严谨的市场调研之后,OATLY团队作出了一个关乎生死的决定:渠道聚焦、场景聚合、人群聚集。也就是“三个一战略”,即一个产品、一个城市、一个市场。
“一个产品”是指集中推出BARISTA咖啡大师燕麦饮,这款明星产品搭配咖啡能在保留咖啡原有风味的同时,增添燕麦浅香,还能制作精美拉花,乳糖不耐受以及素食人群都可以食用。从精品咖啡馆切入,为OATLY在中国的风靡打下了基础。
“一个城市”是指从上海市场开始切入,这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精品咖啡文化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一个市场”是指选择小三代精品咖啡馆,时髦先锋的精品咖啡馆们已经成为遍布全城的“网红打卡地“,让OATLY快速找到了自己的受众群。
商业中有这样的规律:一旦撕开了一个口子并收获成功,就有越来越多的合作者会加入。“三个一”使得OATLY快速逆风翻盘,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覆盖了上千家精品咖啡馆,同时获得了每天数万人的消费者体验,遍布中国大陆、港澳、台湾等地区。
任何长期的投入都是搏那个增长的奇点。这个点有可能来的早,有可能来的晚,但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投入,它就一定会出现。好在OATLY这个过程并没有等很久。
2020年4月,星巴克开始采用“GOODGOOD星善食主义”的品牌slogan,以“一杯给明天的牛奶”,推出以OATLY代替牛奶的燕麦拿铁,对外宣传卖点有三:含膳食纤维,0胆固醇,0反式脂肪酸;乳糖不耐人群友好;为减少碳排放助力,更环保。由星巴克牵头的这次营销,吸引了国内新锐消费者的注意,OATLY在中国终于开始“破圈”了。
之后,不仅是星巴克,Manner、太平洋咖啡、SeeSaw、瑞兴等咖啡品牌随后也加入燕麦奶+咖啡的行列,推出燕麦拿铁等产品。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恢复最快的市场,Oatly在中国市场也实现较高的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Oatly在中国市场共覆盖超过9500个餐饮服务和零售点,增长率超过450%。
2021年第一季度,Oatly的营收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6.2%;若从市场划分来看,北美洲、以及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同比增速分别“仅”为65.2%和38.1%;而亚洲的同比增速则高达414.6%。当然,驱动亚洲市场快速增长的具体国家显然是中国。
除了全球的3万多家的咖啡馆的渠道,Oatly已经与全球的60000家门店合作,并且将分销范围从最初的植物基市场,渗透到了传统和天然杂货商渠道,包括沃尔玛、全食等;在电子商务渠道,Oatly已铺设Amazon、Ocado、天猫和京东等。Oatly表示,在亚洲的扩张中,电子商务渠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20年,根据天猫的植物基饮料品牌排名,Oatly的GMV至少比竞争对手多三倍。
在Oatly带动下,国内一级市场也在密切关注燕麦奶创业项目,已经出手的包括元璟资本、青山资本、华创资本、五源资本、险峰长青、imo Ventures等。这部分投资人除了看好燕麦奶品类被Oatly挖掘出的“可持续”、“环保”、“受年轻人喜欢”等特征,还有的认为中国是个燕麦种植大国,燕麦奶有成为国民级植物饮品的可能。(本文首发:小猎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