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非典”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用药情况汇总(非典型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9 17:51: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025    评论:0
导读

作者:刘金虹 药事网成员 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好多年轻人没什么印象。那时,各种用药及防护、互联网通讯可能比不上现在,但医护人员去前线的救治患者的无私精神同现在是一样的令人感动。以下整理下当时与时下用药情况,“抚今追思”

作者:刘金虹 药事网成员

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好多年轻人没什么印象。那时,各种用药及防护、互联网通讯可能比不上现在,但医护人员去前线的救治患者的无私精神同现在是一样的令人感动。以下整理下当时与时下用药情况,“抚今追思”,疑难病症用药情况有时也是摸索的。

当时,医院制定的有关政策和经验,对于药品的采购供保持了“明确用量标准、固定进药渠道、确保实际需要、落实使用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等5项对“抗非典药品” 的管理建议,以便确保抗非典药品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1]。

1.“非典”期间用药种类主要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抗病毒药物、中成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药物、维生素类、电解质及外用消毒剂等

1.1 生物反应调节剂 主要包括胸腺肽针、丙种球蛋白针、转移因子口服液、重组人干扰素w喷鼻剂、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等,当时用药意图是为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非典”。 正常人通过注射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类的药物来“预防非典”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胸腺肽针、丙种球蛋白针当时价格昂贵,仅仅注射一支根本无法实现提高免疫力,而长期注射又造成经济负担。有观点认为老人和幼儿免疫力低下,如有需要,可用该类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但正常人机体内已具备一定免疫力,能抵抗一些传染性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很强,该靠注射生物反应剂也无法起到预防效果。

1.2 抗病毒药物 包括西药和中成药,其预防传染性非典的疗效也尚未肯定。西药包括利巴韦林、吗啉胍片、阿昔洛韦、奥司他韦;中药方面包括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清开灵胶囊[2]。如磷酸舆司他韦胶囊,此药理作用为在体内转化为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具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有效地抑制病毒颗粒释放,阻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而病毒唑片虽是广谱抗病毒药,口服用于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可引起腹泻,亦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及可逆性贫血,大剂量可致心脏损害;吗啉胍能抑制核酸复制,体外实验对DNA病毒及 RNA病毒皆有抑制作用,抗“非典”临床疗效则不肯定,其不良反应是可出现食欲减退及出汗等[3]。抗病毒类的中成药,以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为代表,其有效成份均含板兰根,对一些细菌,如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痢疾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抗病毒作用,但对于“抗非典”其疗效只存在“想当然”,效果未确定,不建议长期使用[2]。

1.3 抗生素类 在抗击“非典”的战役初期,因为未找到病原体,曾被误认为是衣原体,所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 得到广泛应用。而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作为对症治疗,预防合并性感染也被列入应用范围[4]。后经医学研究证实,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不起任何作用,大量应用抗生素对于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非典”病人意义不大,也就增加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糖皮质激素 包括甲强龙、泼尼松等。虽然激素对于当时“非典”的症状祛除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它的“双刃剑”作用也很明显。主要是肺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糖皮质类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的后遗症), 具体原因并不确切[5]。

1.5解热镇痛药物 及维生素 解热镇痛药物包括来比林、巴米尔等药品,维生素类当时发放的最多的为维生素C。

1.6 外用消毒剂 有效的医院消毒药品有过氧化物、含氯消毒剂、银离子消毒剂等。消毒剂可作用于病毒的包膜、衣壳、 核酸等部位,干扰病毒的繁殖和生殖。75%酒精消毒双手,0.5%PVP碘溶液消毒鼻黏膜及手消毒很常见。

当时“抗非典”药物应用量剧增的原因主要为:一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起病急、传染性强,初期未找到致病病原体, 造成用错药现象。二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哄抬物价,造成一些抗病毒类药和生物反应调节剂供货紧缺。从心理层面上刺激人们大量购买。三是人们对药物的药理及应用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过份依赖预防性药物,使得滥用药物现象发生。滥用药物的后果就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经济上的浪费。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6]

医学是一门询证科学,疾病的治愈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以下简称“治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方面提出:可试用a-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二次。

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则指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前提条件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天)使用,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

在“治疗方案”也建议应用中药注射剂血必净,其作用机制为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在治疗预防脓毒症等重症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有效性。2019年11月28日,血必净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其价格降低47%进入医保,显示出可及性。但作为中药注射剂,使用时不要忽视其不良反应。

在“治疗方案”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有条件许可情况下,也建议考虑恢复期血浆的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方案”中,占据的地位不容忽视。其中中成药在临床观察期被推荐应用的品种为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其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症状为乏力伴胃肠不适;而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伴发热则建议选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而在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期,中药汤剂在感染初期、中期、重症期各个阶段,处方成分也是不同的(不再展示处方)。建议有经验丰富的中医进行临床诊断,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0年1月27日,上海研制出的首批抗新型冠状病毒喷剂已送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中国疾控中心开始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已成功分离病毒,正筛选种子毒株。科技发展鼓舞士气,面对疫情,不要恐慌。有党和政府做我们坚强的后盾,相信科学,服从医嘱,严格遵守执行各种预防措施,我们会胜利的。

参考文献:

[1] 陈 黔,吴殿源等. 加强抗“非典”药品管理的建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2080-2081.

[2] 彭海莹 季波. 我院“非典”期间用药统计及分析. 广东医学,2003,24(1):149-150.

[3] 张克义,赵乃才,主编.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沈阳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91.

[4] 崔佳,燕侠. 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做好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体会. 2003,14(7):433.

[5] 朱柳笛.遗忘的“非典后” 300多后遗症患者生存艰辛. 新京报,2009,12.25:09:06.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下载 药事网.

药事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健康——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药事网"官方账号,中国药师头条号媒体矩阵母号。
 
关键词: 来比林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86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