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以前,香港TVB有一部电视剧《我来也》。讲的是滇城出现一个侠盗,绰号“我来也”,专偷贪官污吏的不义之财以拯救百姓。侠盗“我来也”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衙门里的捕快宋斗。宋斗痛恨朝廷无能、贪官跋扈、奸臣当道,因此委身于滇城,平日里佯装成贪生怕死的捕快,暗地中却锄强扶弱,当地百姓对他是感激不尽。侠盗“我来也”并非是凭空杜撰,历史上也是确有此人,改编自《谐史》中的“大盗我来也”之篇。
《谐史》是明代文学家江盈科所著,典型的小品文,笔力深厚,颇有造诣。书中所记的典故都很诙谐传奇,信手而至,妙趣横生。其中所载的大盗“我来也”,单论传奇性而言,相比电视剧中的侠盗“我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故事打哪儿开讲呢?还得从北宋灭亡说起。当时,宋钦宗赵恒的弟弟康王赵构仓皇南逃,在临安登上宝位。平时看武侠小说,或是听评书故事,经常会提到临安城。临安城在哪儿呢?准确地来说,就在今天浙江杭州市的城区。金灭北宋后,杭州升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临安为行都。
因为南宋当时以为可以恢复北方祖先基业,所以临安城始终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基本上保持了原州城的布局。可是毕竟也是一国之都,经过了四、五十年的经营,到了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已经成为一座人口众多的繁华都市。这里人文芸萃,市井繁华,高官富商大多在此定居,因此,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越有钱的地方,盗贼也越猖獗。各种绿林人物也纷纷来此淘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巧取不义之财。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大盗“我来也”。
“我来也”只是个绰号,真名姓什么,叫什么,没人知道。这个人功夫极高,高来高去,蹿房越脊,如履平地,神龙见首不见尾。只因为他每次作案之后,都会在事主家的大门或墙壁上用白粉书写三个大字“我来也”,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我来也”。
盗窃是最为古老的罪名之一。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偷,在古代称为“盗”。《荀子·修身》中说,“窃货曰盗”,“害身曰贼”。也就是说,偷窃财物称为“盗”,侵犯人身安全的才叫“贼”。到了今天,我们往往将“盗贼”一起说,其实盗是盗,贼是贼,就像朋归朋,友归友一样,本来是两码事。
自古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百姓人家,都恨盗贼,因为这种行为实在太不道德。虽然也有侠盗,但是“盗亦有道”的“侠盗”有如凤毛麟角。更多的都盗贼,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可不管你的钱是用来看病救命的,还是做生意的本钱,有利可图,就白手盗之。所以打战国时候起,《法经》的《盗法》就有对盗窃犯罪的严惩规定。但是,这种事,屡禁不止。不管是哪朝哪代,总有那么一些人想要不劳而获,于是铤而走险,偷盗钱财。
咱们要说的这个大盗“我来也”,当时在临安城作案非常频繁,三天两头就作一起案,失窃的往往都是达官贵人或是富商财主,每次被盗的财物数额都十分巨大,所以匪名很快就轰动了京师。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市井小民,无不议论“我来也”所作的大案。
天子脚下哪容得盗贼如此猖獗。皇帝下了令,让临安府赵府尹限期捉拿“我来也”归案,以平息舆论。赵府尹接到圣旨,叫苦不迭,他的案头早就积压了厚厚一叠子报案的材料,可是查来查去,一丁点线索都没有,忙得他是焦头烂额。皇帝施压,这可不是小事,没办法,赵府尹只好对手下施压,对负责捕盗的差役们发下严令,十天之内,务必要抓住“我来也”,将他绳之以法,以儆效尤。这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可就难了。可有什么办法,当差的晚上也不睡觉了,三三两两,有的埋伏,有的乔装打扮,蹲点排查。
第三天头上,所有的差役们晚上都上了街。按以往的规律来看,这两天正是“我来也”作案的时间,因此,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珠子瞪得溜圆,眨都不敢眨,暗中观察。要说也巧,三更天左右,有人发现大街上有个人影,对富人家探头探脑,形迹十分可疑。到底这个人是不是“我来也”,谁也不知道。不过,眼下老爷催得及,也就管不了那么多,好歹抓个嫌疑人搪塞一下,也能缓和一下气氛,免得天天挨老爷的骂。
这些差役们连续多日,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心里头都窝了一肚子火。下手能轻吗?趁其不备,从暗处跳出来,各种家伙就往那个人的身上招呼。那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乱棍给打倒了。差役们扑上来,锁链子一抖,锁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别说是人,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插翅难飞。
赵府尹听说抓到了大盗“我来也”,连夜就升堂审问。就见被抓之人差不多二十五岁,上中等的个子,大鼻子、大眼睛、浓眉毛、大耳朵、大手、大脚丫子,长得憨厚朴实,脸上并不挂半分贼相。赵府尹经常审案,见的人多了,虽说不会相面,可是阅人无数,从面相断为人,也八九不离十。问讯之后,果然,这个被抓之人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大盗“我来也”,口里连呼“冤枉”,自称他叫周无病,从乡下刚来到京师,因为不知到“夜禁”的规矩,所以这才被差役们给当成了盗贼。
古代时,晚上要实行“宵禁”,也就是“夜禁”,这是历代法律最严格的规定。大晚上没事,在街上闲逛,这是违法的。一经发现,轻则打大板四十下,重则关进大牢。周无病初次进城,不懂规矩,也是情有可原。差役上下搜了搜身,在他身上也没查出什么赃物,也没找到作案的工具,显然是抓错了人了。就这么放了也不行,赵府尹就下令,先把这个周无病暂时关押起来,从严看守,改日再次提审。
为什么不放了呢?赵府尹有他自己的打算。不管他面相什么样,到底是不是大盗我来也,关他几天也就清楚了。如果他是大盗我来也,在大牢里关着,就不可能出去作案,一旦外面风平浪静,“我来也”不再作案了,那这个人十有九八就是大盗“我来也”。如果过两天,“我来也”又出现了,那这个人就是冤枉的,到时候再放他也不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精彩好看的故事,可以加入我的圈子“传奇异闻:江湖录”,限时特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