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66岁的老式缝纫机,见证了三代人的成长(缝纫机六十年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9 20:02:5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43    评论:0
导读

“哒哒哒,哒哒哒…”午后阳光温暖,乡间的小屋里又传来“洋针车”的脚踏声,原来,父亲又在缝制衣裳了。“洋针车”就是脚踏式缝纫机,现在,用这种老式缝纫机做衣服的人已经很少了,人们大多选择在商店购买成品,父亲却说“还是自己做的衣服称心啊……” 这

“哒哒哒,哒哒哒…”午后阳光温暖,乡间的小屋里又传来“洋针车”的脚踏声,原来,父亲又在缝制衣裳了。“洋针车”就是脚踏式缝纫机,现在,用这种老式缝纫机做衣服的人已经很少了,人们大多选择在商店购买成品,父亲却说“还是自己做的衣服称心啊……”

这是台“标准牌”缝纫机,木质的缝纫机台已有些斑驳,深色的桌台随着做工时的摩擦,靠近身体的一边已露出了“底色”。“咔哒咔哒”的声音里掺杂了些沙哑,行走的针脚也多了些迟钝,鲜亮的缝纫机身也在时间的流逝中褪去了“外衣”,机身上“标准牌”三个字变得模糊。但就是这样一台缝纫机,却见证了三代人的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要讲清楚这台缝纫机的故事,还得从爷爷那辈说起。这台“标准牌”缝纫机购于1955年左右,今年已经有66岁了,是由上海惠工缝纫机厂生产的(现为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那个年代也属于比较贵重的物件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爷爷正值十三四岁的年纪,为了生计在外学做裁缝,学成后回崇明开了间裁缝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商场供百姓挑选,家家户户都要到裁缝铺做衣裳。当时最流行的款式是青年装、军便服和中山装,崇明人还喜欢做实用的两用衫。

从成家立业,到娶妻生子,这台缝纫机始终伴随在爷爷身边,同时,也成了养家糊口的重要家当。 随着年纪的增长,父亲也开始学用缝纫机。安上缝纫机针,扶着轮子转动,脚配合着手轻轻踩着脚踏,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不知道练断了多少根针才“使唤”动它。“踩脚踏是基本功,关键在于手脚配合,没想到当时学着玩的,这些年却派上不少用场。”父亲回忆起初学缝纫机时的情景。现在家里的椅套、桌布、窗帘、鞋垫等等,都是用这台缝纫机做的。

去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父亲选了几米棉麻布料,为家里每个人都做了条休闲裤,穿上清凉舒适还时尚,引得周围邻居羡慕不已。这些年,我的衣橱里也不时会增加几件“私人订制”,都少不了这台缝纫机的功劳。

现如今,缝纫设备已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缝纫机的更新换代也见证着人们穿衣打扮的发展变化。

光阴流转,“标准牌”缝纫机依旧正常运转。虽然,它放在家里和很多家具装饰格格不入,但我们都愿意留着它,因为它用细密的针脚承载着一个家的温暖,延续着几代人的情感。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我们,把幸福延续下去。

栏目主编:董齐兴 文字编辑:刘璐

来源:作者:崇明区融媒体中心 毋晓菲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88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