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冬天到鸣虫叫,老蒋玩虫记之油葫芦(一):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2 10:45:3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950    评论:0
导读

冬季里若能听到夏秋时节的鸣虫声声,可谓是一种惊喜,给寒冷的日子里增添一丝活泼与暖意。其实,“冬畜鸣虫”古人早就尝试。早在清朝时期,民间育虫的方法和冬日欣赏鸣虫的习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如今,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提高,让冬季玩虫的雅兴变得唾手可得

冬季里若能听到夏秋时节的鸣虫声声,可谓是一种惊喜,给寒冷的日子里增添一丝活泼与暖意。其实,“冬畜鸣虫”古人早就尝试。早在清朝时期,民间育虫的方法和冬日欣赏鸣虫的习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如今,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提高,让冬季玩虫的雅兴变得唾手可得。近期,老蒋就来说说冬季玩赏鸣虫的那些事儿。

今天老蒋给大家带来的是“油葫芦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油葫芦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像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中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和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此虫属直翅目蟋蟀科。体长20~30毫米,宽6~8毫米,触角褐色,长20~30毫米。体色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它浑身油光闪亮。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色较浅。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油葫芦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油葫芦在我国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分布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海南。

此昆虫喜欢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沟壑、岩石缝隙中和杂草丛的根部。它以各种植物的根、茎、叶为食,对大豆、花生、山芋、马铃薯、粟、棉、麦等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它白天隐藏在石块下或草丛中,夜间出来觅食和交配,雄虫筑穴与雌虫同居。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与斗蟋蟀一样,会相互咬斗,有互相残杀的习性。

此昆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在翌年春末天气转暖时化为若虫,夏末时化为成虫,夏末秋初为其旺发期,此时荒野之中,到处都可听到其鸣声,此起彼落,连续不断。


(注:来源蒋青海2002年9月《时尚小宠物养赏大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98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