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走遍中国的长篇游记,每日更新,希望大家喜欢、关注点赞并转发 ,谢谢!
走遍中国之十六 河南篇
序号16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市,总计:地级市17个,市辖区50个,县级市21个(其中济源市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县60个。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10363万人,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
河南省行政区划地图
河南政区图
河南省简介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分别与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北省接壤。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古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素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黄河”,孕育着华夏民族6000年的古老文明,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殷商建都于安阳,是全国第一古都,春秋战国时河南省为宋、郑、卫也韩、赵、魏等诸侯国地,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的七大古都河南占有三个(安阳、洛阳、开封),元代置省。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山区面积各占一半,豫西、北、南三面有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四大山脉,豫西嵩山为“五岳”名山之一,豫东平原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豫北黄河、豫东南淮河为主要河流。
河南拥有安阳、洛阳、开封、南阳、商丘睢阳区(原商丘县)、郑州浚县、濮阳八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市嵩山、安阳殷墟为世界文化遗产;鸡公山、洛阳龙门石窟、嵩山王屋山-云台山、石人山、林虑山为国家风景名胜区。河南省为文物大省,前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6处,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山西。
河南省政府
我的河南省游记
河南省古为豫州之地,又居九州之中,故又称中州、中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素有“八方风雨会中州”和“逐鹿中原”之说,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河南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很早就吸引了我。1966年8月大串联刚开始,我和同班的两个同学先去兰州,一周后又去长沙在郑州转车时,第一次踏上河南省的土地。工作中与河南省的业务不多,只和新乡市机床厂有过合作,但来河南的次数并不少,多是自费或利用中途下车的办法游览河南的风景名胜。
“圆梦行动”中2005年9月16日从山西省的平陆县到三门峡市,至10月7日从济源市到山西省阳城县结束第一次河南之旅。
第二次河南之旅为2007年3月2日从北京到商丘开始,至4月21日基本跑完河南全境。
2008年9月1日至2日来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补戳。
2008年10月8日9日来洛阳市、南阳市补戳。
2009年3月23日来漯河市、平顶山市补戳。
经过两次之旅三次补戳,圆满完成河南省的圆梦任务。
河南中岳嵩山
河南省按行政区划顺序游览:1.郑州市 2.三门峡市 3.洛阳市 4.焦作市 5.新乡市 6.鹤壁市 7.安阳市 8.濮阳市 9.开封市 10.商丘市 11.许昌市 12.漯河市 13.平顶山市 14.南阳市 15.信阳市 16.周口市 17.驻马店市 18.济源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先发几张经典的河南照片
濮(pú)阳市颛顼(zhuān xū)的传说
郑州商代遗址
确山县竹沟纪念馆
还有两座奇特的古塔
登封嵩岳寺塔 最古老的砖塔
开封繁(pó)塔,与山东巨野的梵塔很相似。
(一) 郑州市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东邻开封市,南连许昌市、平顶山市,西界洛阳市,北隔黄河与焦作市、新乡市相望。郑州市为河南省辖地级市,市辖区6个,代管县级市5个,市辖县1个,人口706万人,面积7507平方千米。
郑州市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西周为管国属地,春秋为郑邑,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郑州,以地处古郑国而得名。明初归开封府,清代改称郑县。1948年解放后设市,1954年省政府由开封迁到郑州市。
郑州地处中原,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南为嵩岳山地,西北为邙山丘陵,东部属黄淮平原,北临万里黄河,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等。
郑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是我国的纺织基地之一,冶金、机械、煤炭、化工、电子、食品门类齐全,农业以小麦、水稻、棉花为主。郑州商品交易所目前已经成为以农产品为主的交易平台,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
郑州是全国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郑州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郑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嵩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二十六处。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郑州商代遗址(商),新郑市郑韩故城(东周),登封市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东汉),嵩岳寺塔(北魏),观星台(元)。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巩义市宋陵和巩义石窟。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登封市净藏禅师塔,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新密市打虎亭汉墓(东汉)。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郑州西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登封市王城岗及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东周)。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郑市裴李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新密市古城寨城址(新石器时代),郑州市古荥冶铁遗址(汉),巩义市黄冶三彩窑址(唐),巩义市康百万庄园(清),新郑市后周皇陵(五代),登封市会善寺(元至清),永善寺塔(唐),法王寺塔(唐),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唐),中岳庙(清)。
郑州市政府
郑州市行程
河南省旅行都是退休后进行的,有完整的日记,恢复以前的记录形式。
2007年4月17日
许昌市长葛市→(30KM 6元)新郑市
晚饭6.5元,住车站旅馆 10元。
游览新郑市郑韩故城,黄帝故里,因第二天祭祀黄帝不开放,只在外面看看。
2007年4月18日
新郑市→(35KM 8元 )新密市→(45KM 10元)登封市
早点1.5元,午餐3.5元,晚饭13元,住吉祥旅馆 20元
游览新密市打虎亭汉墓,18日下午和19日全天都在登封市游览,并登上了嵩山峻极峰。
2007年4月20日
登封市→(50KM 9元)巩义市→(20KM 4元)郑州上街区→(10KM 2元)荥(yíng)阳市→(50KM 4元+6元)中牟县
早点1.5元,午餐7元,晚饭10元,住交通旅社 15元
游览巩义市宋陵中的永昭陵(仁宗)、永厚陵(英宗)。
2007年4月21日
中牟县→(30KM 6元)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惠济区
早点2.5元,午餐4.5元,晚饭11元,住新合旅社 20元。
在郑州市又一次游览商城遗址
2007年4月22日
从郑州乘T2次列车回北京,行程700公里,票价94元。
圆梦行动前多次来过郑州,游览过二七纪念塔、纪念堂(不开放),省博物馆(旧馆)和它对面的紫荆山公园(里面有商代遗址),商城遗址和大河村遗址。1977年曾游览过嵩山和少林寺。
郑州火车站
郑州市区游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郑州人民骄傲地称自己为“大河儿女”。青少年时对郑州的了解很肤浅,只知道抗战时黄河花园口决口和二七大罢工,一直以为郑州是因兴建京汉铁路才发展起来的城市。
郑州大河儿女雕塑
郑州二七塔
最初来郑州印象最深的是滔滔黄河上飞架的钢铁大桥,桥下滚滚东去的黄泥汤,还有两岸神密的防空高射炮阵地。1977年来郑州首先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上的二七纪念塔,是文革中(1971年)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修建的。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旧址)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2月4日总工会举行全线总罢工,吴佩孚气急败坏,2月7日实行残酷镇压,二七惨案震惊了全国,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成为近现代的革命史迹。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故又称双塔,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以前每年的2月7日总是把纪念活动当成重要新闻播,现在已经悄然无声了。
郑州二七塔和入场卷(1994年)
郑州二七纪念塔(2007年)
郑州商代遗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郑州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郑州城区的历史相当久远,不仅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河村遗址,还有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郑州商代遗址,公元前16世纪中叶商汤建都于亳(今郑州管城区),历时150余年。老城东大街一带商城遗址保存完整,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中部发现了一座周长7公里的城垣,城内东北部有宫殿遗址,城外周围有铸铜、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四处,并发现铜器窖藏两处,还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都证明,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曾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古代城市。
郑州商代遗址
现代与古老结合,高楼林立下的商代文物造型
在马路对面拍的郑州商代遗址,这是遗址中的一段城墙。
郑州街景
郑州市县游
轩辕黄帝故里
郑州市县游首选新郑市,新郑春秋时为郑国国都,东周初年,郑武公由今陕西华县迁居黄河颍水之间,因这里是郑国的新迁地,故名新郑。战国时为韩国都城。但这里更出名的是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故里。2007年4月17日我到达新郑市,这里正热火朝天的筹备一年一度的“炎黄文化艺术节”,阴历三月三(4月19日)还要进行“拜祖大典”,据说这里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
轩辕黄帝被人们传为我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为中原各族的始祖。以黄河流域有许多轩辕故里的传说,例如刚刚走过的山东曲阜,城东4公里的寿丘就是黄帝的出生地。现在山东鼓吹一山一水一圣人,一位孔老夫子足以耀祖光宗,在故里之争的大战中,山东曲阜并未向新郑宣战,这可让新郑市明显胜出,打出了轩辕故里这个金字招牌。
为了全力打造黄帝品牌新郑市可畏不遗馀力,修建了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黄帝故里景区,宽阔的广场、高大的宫阙,黄帝宝鼎坛、黄帝像、圣火台,还有黄帝故里祠、黄帝纪念馆等,凡是能够突出轩辕皇帝的景观应有尽有。听说在广场上还有一个中华姓氏墙,上面刻有3000多个姓氏,供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整个一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为了“拜祖大典”人们忙碌地布置着会场,巨大的红色横幅和皇家独享的黄色锦旗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轩辕故里已经闭门谢客,参观是不可能了,我也和当地百姓一起提前感受这家门口的盛典。听说这“拜祖大典”已经成为河南省的精典旅游顶目,“三月三拜轩辕”也正在成为海内外华人拜祖进香的重大节日。
新郑轩辕黄帝像
新郑市祭祀黄帝会场
新郑市轩辕故里
新郑市祭祀黄帝会场
新郑市轩辕故里
郑韩故城
去年还听说,新郑市欲把新郑改为“轩辕”市,不知真假,这种炒作还真有点近似疯狂。轩辕故里毕竟是一个伟大的神话传说,可这古郑、韩国的都城在新郑市可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历史。郑韩故城位于市区双洎河与黄水河的汇流处,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的都城,郑韩在此建都达5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故城平面极不规则,周长达19公里,中部有隔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大部分城墙尚在,最高处达18米,西城中部有一座小城,应为当时的宫城。东城内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铸铜作坊遗址竟达10多万平方米,还有制冶铁、制陶、制玉等各种作坊遗址,还曾发现一坑韩国兵器,有180多余件,多数上面都有铭文。可以看出,古代新郑科技发达,文化底蕴深厚。
偌大的郑韩故城,逛全了也不太容易,我先参观东边的城墙,再转到北部的城墙,踏着夯土和荒草登上残垣颓壁,望着没有尽头的城垣废墟,相像着古城的轮廓。心中感慨万千,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荒凉感,这里曾是春秋时期的天下名都,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最终在诸侯国的连年征战中万劫不复,成为兴亡盛衰的历史见证。
郑韩故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韩故城,高高的城墙荒草凄凄
郑韩故城遗址一片荒凉
新郑的遗憾
新郑市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位于城北18公里的裴李岗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位于城北18公里的后周皇陵,埋葬着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后周皇陵实行薄葬且形制较小,务求节俭,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地宫,方才得以保存下来。城西的辛店还有欧阳修的墓。我只是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只能选择重点景点游览,没有足够的时间细细地品味这文化大餐,也算是个遗憾吧!明天进军新密市。
新密市街景
新密市打虎亭汉墓
2007年4月18日来到新密市,市区较大但没什么有特色的建筑。最出名的当属打虎亭汉墓,位于新密至登封市的公路旁边,距新密市区约6公里。我到打虎亭已近中午12点,虽是午餐时间,工作人员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一直陪同参观,认真讲解。据《水经注》记载,此墓主人为东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
汉墓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壁画墓组成,两墓东西并列,相距约30米,均为砖石结构,规模宏伟巨大。西墓较大,画像石内容丰富,刻有大型迎宾图、车马图、收租图、庖厨图等;东墓略小,墓内壁画全为彩绘,色彩艳丽,鲜亮如初,内容包括汉时人们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其中还有《制作豆腐工艺图、《宴饮百戏图》,包罗万象,栩栩如生。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墓室里阴冷潮湿,我又开始杞人忧天了,忍不住向工作人员发问:“这种自然条件能适合壁画的保护吗?”工作人员显得很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到现在我也有些纠结。
新密市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门票 10元
郑州古迹众多,未完待续 ,下集游览中岳嵩山为我国五岳名山,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嵩山是天地灵气凝聚之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曾来此祭岳、封禅,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