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深度解读双子杀手,为什么李安电影越高级,我们却越不买账?(双子杀手导演李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3 11:36:4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068    评论:0
导读

《双子杀手》上映十余天,国内票房刚过2亿元的及格线,北美票房更是惨不忍睹。 面对1.38亿美元的制作费用,《双子杀手》这次肯定无法收回成本了。 双子杀手 对于一部标榜“3D+4K+120帧”的动作商业电影,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不禁让人怀念

双子杀手》上映十余天,国内票房刚过2亿元的及格线,北美票房更是惨不忍睹。

面对1.38亿美元的制作费用,《双子杀手》这次肯定无法收回成本了。

双子杀手

对于一部标榜“3D+4K+120帧”的动作商业电影,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不禁让人怀念起2012年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样是当时最先进的3D摄影,以1.2亿美元的成本最终博得了6亿美元的票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到了2016年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3D+4K+120帧”上映,开创了影史先河。

但是市场反应非常平淡,最终票房相比于4000万美元的投资成本,已经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李安的技术越先进,电影越高级,观众却越不买账呢?

《双子杀手》中的摩托车追逐戏份,注定会名留青史。

只有在高速的画面中,我们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技术革新带来的视觉质变。

包括对主视角镜头和第三视角镜头的运用,增加了观众的观影沉浸感和参与感。

好像我们都是那场追逐戏的现场见证者,或者就是威尔史密斯本人。

李安做的一切革新,并不是为了炫技,他的优势也不是这些新技术,而是让观众有更优秀的参与感。

在李安的设想中,电影不再是只能用眼镜看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可以切身参与进去的艺术新方向。

李安做的不是改变原有的拍摄方式,而是顺应数码科技的发展,增加一种拍摄的新选择。

他强调,不是替换,而是补充。

观众为什么并不买账?

两个为难:设备为难+钱包为难。

可以满配放映“3D+4K+120帧”的电影院,全球屈指可数。

在我所在的城市青岛,最高级的放映配置是“3D+60帧”,而这种放映设备也不是每个影院都有的。

所以,即使李安把“3D+4K+120帧”宣传得再高深莫测,绝大多数观众也是没办法体会到技术革新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多的观众还是看着最基础的24帧。

这个时候,宣传噱头失去了吸引力,能留下观众的只有故事本身了。

上面谈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设备为难,另一个原因是钱包为难。

我们先来算个账:普通的电影票30元左右,3D热映的电影也不过50元,IMAX则需要80元左右。

而“3D+60帧”需要60元左右,“3D+4K+120帧”更是高达300元。

高昂的票价对于普通电影爱好者来说,显然十分不友好。

当把精力都放在了技术革新上,故事显然会受到影响,而决定点映口碑的却是那些绝大多数,只能看到低配版本的观众。

口碑会影响高配票的销售,从而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恶性循环。

李安的理想是丰满的,但是因为放映设施的普遍落后,以及观众对于票价的权衡,才导致了现在“电影越高级,观众却越不买账”的奇怪现象。

李安输了吗?

在众多好莱坞大导演中,李安始终是我们国人最关注的一个。

不仅是因为他的导演才能,更是因为他是一位中国人。

他曾多次在采访中直言:“我是已经拿到了美国绿卡,因为会使我的工作更方便,但是我并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李安虽然对西方的电影语言十分有天分,但是在骨子里他还是东方的儒释道思想。

从他之前的作品,《推手》、《喜宴》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互相的矛盾和冲击,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直至让他名声大噪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同样离不开情感的纠结,看似不同的故事,核心价值思想都是统一的。

东方式的含蓄表达,为电影赋予了更深刻而广泛的含义。

但是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李安似乎改变了自己创作观念。

他不再探讨家庭和情感纽带,失去了人物之间相互的紧密联系,虽然角色仍然是鲜活的,但是人物关系却发生了质的转变。

《双子杀手》中甚至开始探讨本体和克隆人的关系,虽然电影披着动作枪战片的鲜亮外衣,却包裹了这样一颗晦涩的内核。

导致奔着枪战片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看得不过瘾,想看李安式情感表达的观众又觉得太吵闹。

最终结果是两边不讨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李安尝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甜头,却让他陷入了否定过去的怪圈。

《少年派》是《阿凡达》之后再次引发3D观影狂潮的电影,让李安对3D及其他新技术充满了信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关于技术革新的话题,他认为电影中最重要的不是故事,也不是其中的哲学,而是画面。

换句话说,李安认为视觉效果才是电影的根本。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们认知中最关注故事的导演,最在意的却是声光效果。

《双子杀手》的票房失利,并不能抹杀他对新技术推动的贡献。

如果我们能够观看“3D+4K+120帧”版本,就不能否定《双子杀手》的先进性。

120帧本身就是电影的一部分,不是吗?撇开120帧单独去谈电影,也是不客观的。

李安没有输在电影本身,而是输在太超前。

 
关键词: 李安国籍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22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