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感归根结底来源于归属感。
简单讲讲我与天津的缘分和故事。
之前有交代过,我是11年大学毕业,13年通过公考来到天津,老家山东,参加工作第10年,来天津也有8年了,来天津之前的2年分别在青岛一个上市企业分公司待过1年,老家干村官1年。
来天津可以说有有缘分,也可以说纯属巧合。
说有缘分,是因为早早的就知道这个城市,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青岛的大学是第一志愿,的大学是第二志愿;也是因为我大学期间最好的朋友是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更是因为我的小叔在天津博士毕业后就定居在了这里。
说纯属巧合,是因为虽说在天津既有亲人,也有朋友,但是当时始终没打算定居在这里,一方面家里就我一个孩子,不想离父母太远;另一方面我不是那种特别有闯劲的人,去天津充满了不确定性。
当时正巧一起当村官的一个女同事想来天津考试,怕路上不安全,想找个几个同伴一起去,他们另外几个都不去,我想着天津既有亲戚也有同学,而且之前也没去过天津,正好去看看,一来走亲访友,二来练练考试。无心插柳柳成荫,真就像大多段子里写的那样,女同事想考天津没考上,我考上了…
那时候非常纠结要不要来天津,曾一度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来了,我清楚的记得来天津后发布的第一个微信状态是“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开始”。
既来之,则安之。一方面家里没矿,总不能任着自己性子折腾;另一方面,有了机会总是要懂得珍惜的。
天津是个不错的地方。
我在这个地方和我媳妇儿认识、结婚、生子,现在我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她也是山东人,8年过去了,我们一起在这里打拼,慢慢扎下了根,天津成为了我们第二个故乡。
从工作上来说,我俩都是公考过来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收入属于普通白领水平,当然可能还没白领收入高,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上是够用了。
从生活成本来说,天津的消费水平并不是特别高,我们不在市中心,生活在郊区,房价、物价、孩子教育啥的都可以接受,虽说有两个孩子,但生活成本上没有太大压力。
从生活便利度来说,天津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应该是比较好的了,虽然比不上北上广深等,但是依然排在前列,我们在郊区的城区,离单位、商超、学校、医院都很近,车程均在5分钟左右,应该说比较便利。
从教育资源来说,天津的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毕竟是直辖市,网上不也称呼天津为“高考天堂”嘛,人少高校多,升学率超高,就造成了这种现象,不像我们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下一代应该说在这方面非常幸福了。
从医疗资源来说,天津有医科大学总医院、一中心等综合性医院,还有环湖医院、肿瘤医院等众多的专科性医院,另外像妇幼、儿童医院等医疗水平也相对较高,周边省份甚至更远的地方过来求医问药的也有很多,这点上可以说天津排在了前列。
…还有许许多多的方面没能一一列举。
幸福感来源于归属感,归属感来源于认同感。
天津,随时欢迎大家。
天津,依旧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