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6月16日开幕,市委书记李鸿忠在会上做了题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的报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天津的生动实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天津篇章。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高质量发展的大都市,是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大都市,是高效能治理的大都市,是高品质生活的大都市。
报告就“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振奋人心的目标——“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哪些举措?广播君为您梳理。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精准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海河工匠”品牌,办好“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
加强创业政策支持,提升创业服务水平,鼓励引导各类群体投身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布局,补齐学位缺口,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深化产教城深度融合,强化行业办学特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大学,扶植一批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深化教育分类评价、办学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扎实做好“双减”工作。
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
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加强医联体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全药品和耗材供应保障制度。
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改革,促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
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社保转移接续。
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完善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发展商业保险。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房地产政策,建立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健全弹性供暖机制,持续提升供暖服务质量。
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新时代宣讲师”计划,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立足建网、管网、懂网、用网,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加快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提升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教育水平,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津派文艺精品力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深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书香天津”。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国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来源:天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