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公益时报》社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公益中坚力量共同开展“寻找最美医务社工”系列活动,并推出“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工”系列访谈活动,旨在弘扬医务社工精神,发掘榜样的力量,共同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本期,《公益时报》采访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主任尉真,她谈到,在2008年起步之初,全国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院并不多,“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追上时代的节奏,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2008年当时是蹒跚学步,如今已经健步如飞。”以下是访谈实录。
《公益时报》:请谈一下机构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
尉真:山东省立医院从2008年开始从事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涉及领域为医疗救助、困境病人的人文关怀,助力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建设,也包括病人的住院适应、随访等等一系列心理疏导问题。
《公益时报》:社工机构应该如何做好多方资源链接?
尉真:2008年起步之初,全国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院并不多,可以说当时是蹒跚学步,如今已经健步如飞。大家可以看到,如同我们国家的政府、医务人员与抗击疫情作斗争一样,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前进,想方设法快速追上时代的节奏,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尤其在疫情中,发挥医务社工链接资源、帮助困境病人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和全国的社工同仁一道,积极地和社工机构一起链接资源。比如医院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一起,共同携手求助困境病人,比如一些罕见病病人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到医院,我们就采取网上指导、网上科普、网上义诊、网上居家随访、网上对其家庭和个人进行教育的方式,来助力他们的健康发展,保证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能够顺利进行。
《公益时报》:机构如何应对现存的困难与挑战?
尉真:不论是政府还是医务社工以及广大卫生技术人员都在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积极努力,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我们链接资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资源、爱心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合力。
让我们守望相助,共同努力,在未来把我们国家更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助力广大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
案例征集活动征集中!
“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系列活动由《公益时报》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学院支持。
此次案例征集旨在寻找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事迹或者机构案例。
参与对象以全国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主,参与范围涵盖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健康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机构中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群体。
此次征集采取机构推荐、公众自荐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活动客观公正。即日起至4月15日,各地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省、市级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会,省级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分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医疗机构、慈善组织等机构或者个人均可进行推荐自荐,并将推荐或自荐材料报送至组委会。
预计5月中旬,经业界专家初审、复审之后,主办方将对外发布“十大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医务社会工作机构示范案例”和“医务社会工作事业卓越案例”等。
案例征集期间,主办方还将通过深入医疗机构走访、调研等方式,挖掘医务社工典型案例,通过直播访谈、海报、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进一步促进公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了解,增加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认同。
► 推荐材料报送方式
一、申请表主要事迹不超过300字(附件不超过2000字),候选人照片(纯色正装照,1年内彩色白底标准证件照电子版,附一张单人清晰形象照或工作照。
二、案例材料Word版本和盖章扫描件需同时发至本通知指定邮箱,文件及邮件名称均为“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省份+机构+姓名”。
三、案例材料接收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24时。
► 请在公众号直接回复“申请表”填写申请
► 组委会联系方式
活动咨询:
白老师 010-65953696
陈老师 010-85594836
电子邮箱:gysb@gongyishibao.com
► 主办单位
《公益时报》社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 特别支持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
► 支持单位
红十字国际学院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国红十字报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
来源:社会工作专刊
值班编辑:于俊如 责任编辑:张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