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留下遗珍的唐家村人 天才剧作家唐涤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8 17:31:3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442    评论:0
导读

笔者拍摄 翻拍 唐涤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村,出身于海员家庭。 民国24年(1935)返乡入读总理纪念学校(今中山纪念中学),适逢“一二九”运动爆发,唐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推选为罢课与护校运


笔者拍摄

翻拍

唐涤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村,出身于海员家庭。

民国24年(1935)返乡入读总理纪念学校(今中山纪念中学),适逢“一二九”运动爆发,唐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推选为罢课与护校运动会主席,曾一度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涤生与一批热血青年组织抗日宣传队,他以珠江口渔民抗日杀敌为题材,编写了话剧《渔火》,公演后获得好评。

民国27年(1938)秋,粤剧名伶唐雪卿返乡探亲时,见其堂弟唐涤生天赋甚高,遂邀其加入香港“觉先声”剧团。

初替剧团抄写剧词曲谱,后创作粤曲、粤剧。不久就写成第一部粤剧作品《江城解语花》,由“小生王”白驹荣(名伶白雪仙之父)主演,从此展开其编剧生涯。他的编剧师父是名编剧家南海十三郎。

唐涤生曾与薛觉先十妹薛觉清结为夫妇,但此段婚姻不到三年就离异。后与擅长舞蹈的上海京剧名伶郑孟霞结婚并育得两女。

他把吸收了的京剧及舞蹈元素加入粤剧中。

在薛觉先及冯志芬的指导,加上自己苦心钻研名家南海十三郎、冯志芬、谢汉扶等人的作品,融会贯通。他为仙凤鸣编写了《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九天玄女》《再世红梅记》等等著名剧目。

由于他辞藻秀丽,深入描写人物情感世界,自创风格,终于成为一代宗师,获得粤剧鬼才之美誉。

翻拍

所写剧本高雅清新,为提高粤剧水准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香港沦陷的三年八个月里,他创作了126部已演出的粤剧作品,仅 1944年便写了58部剧本。唐涤生大量化用汤显祖的原词,进行粤剧文本高雅化、书面化的实验。演出后,观众普遍反映曲词表白典雅清新,别具一格。第四届剧码《帝女花》则获得了空前成功,时至今日,几乎成为“粤剧”的代名词。

翻拍

1938年至1959年,唐涤生共作曲词446种。在电影领域,他导演了10部影片,配乐8部,编剧31部,演出2部。

累累的著作,成就了他的不朽,也猎取了他的生命。由于过度紧张的撰写工作,长期靠白兰地酒冲咖啡这种刺激性较强的饮料提神醒脑,且浓度越来越高。

1959年9月14日, 仙凤鸣剧团在香港利舞台首演新剧《再世红梅记》时,其在观众席上欣赏,当演出到第四场“脱阱救裴”李慧娘破棺而出的一刹那,其兴奋地站了起来叫好。不幸脑出血突发(一说为心脏病发),昏倒席上,送往医院抢救,翌日凌晨不治去世,年仅42岁。

唐涤生的人生故事曾被杜国威的《南海十三郎》(1997)收纳。  

除编撰粤剧外,1939年编写成第一部电影剧本《大地晨钟》,由“华南影帝”吴楚帆黎灼灼主演,其本人亦以“唐丹”为艺名客串。

1952年又编写《嫡庶之间难为母》、《程大嫂》等。执导7部电影,其中首部是《打破玉笼飞彩凤》。所编名剧《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九天玄女》、《红楼梦》等成为香港粤剧经典之作,尤以《再世红梅记》成为粤剧的千古绝唱。被誉为香港剧作界的“祖师爷”。  

翻拍

翻拍

翻拍

翻拍

翻拍

翻拍

翻拍

唐先生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尤其细腻动人,令人赞叹。

翻拍

辞藻清隽雅丽,音韵和谐,更是唐先生作品中人尽皆知的特色。

翻拍

翻拍

唐涤生的作品曲词优美动人,百听不厌。字里行间一股馥郁芬芳的余韵,袅袅无穷,众人欲醉。

翻拍

翻拍

翻拍

下载

唐涤生用短暂的一生为粤剧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笔者拍摄

笔者拍摄

逝者已矣,有谁能够补上唐先生之后的空缺呢?

珠海市民胥先生

 
关键词: 唐涤生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46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