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通讯员 牟海林
一张服务卡,每周一次固定联络,一个“潍企通”App,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党员老师们,在这半年里有个了新的角色--企业服务专员。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为企业办实事
吴明清是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作为全省技能名师,又是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带领的团队在短短半年内为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以前对接都是像一汽大众、中车集团这样的大企业,这次借助潍坊市企业服务专员,把周边机械加工企业摸了一个便,还真有些新路子。”吴明清老师介绍到。像吴老师这样的企业服务专员,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不止一个,服务企业涉及机械加工、电子商贸等多个门类,如何服务好企业,成了当好企业服务专员的首要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把服务企业当好企业专员同推动校企合作上来,融入到‘为民服务办实事’中来,把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学校组织人事处处长商灵默介绍到。学校主要领导每人都有专门服务的企业,学校班子成员、处级以上干部和业务骨干也都各有分工,联系企业一是“亲”,走进企业车间、谈到具体业务、解决具体问题。一个是“清”,不搞接送、不吃一顿饭、不添一点麻烦。从开始企业的将信将疑,到慢慢接受,从开始以为“应付了事”到校企联合真办实事,企业态度来了个大转变。“潍坊市的这个政策好,学校的老师是真干事、干真事。”潍坊当地一家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在学校企业服务专员的帮助下,刚刚协调解决了企业用燃气政策价格的问题。
将技术服务带进众中小企业
“职业院校的企业服务专员不能仅仅是企业问题的传递员和协调员,更多是要结合自身优势,服务区域企业发展,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发挥出来。”管理信息系主任王磊作为企业服务专员深有感触。成立不久的某电商公司是一家专做海外汽车配件企业中转仓和海外仓的管理,海外销售端的维护急需物流、货代、电商人才,通过对接服务,企业实训基地、订单班等合作模式已快速进入实施阶段。
“技术服务不能只盯着大企业,小企业研发及投入不足,学校研发中心在一些通用技术的提升和技术设备的升级上应该多为众多中小企业考虑。”学校企业服务专业科研处处长王国林介绍说。针对企业设备设备升级改造,吴明清老师带领的团队为服务企业解决自由设备升级的同时,基于此的四项专利已正式通过审核,而学校博士团队企业行,让企业技术改造的难题迎刃而解。下一步,针对企业通用技术的整合型设备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将成为学校技术服务的新目标。
自开始落实潍坊市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开始,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不断调整工作的结合点,“比起政府部门的专员,在协调其他部门联动上,学校的老师有弱势,但如何发挥好企业服务专员功能,担好这份责任,我们采取了抱团的方式。”企业服务专员的总联络人,组织人事处赵乐森老师介绍到。从开始的一人对接企业,到后来的组团对企业服务,再到直接的校企实施共建,企业服务专员们既是联络的纽带,更成为参与其中的专家,各级政策解读、行业产业趋势、管理能力培训、党建校企联动、技术服务升级各项服务项目正真挠到企业“痒处”,让企业尝到服务专员的“甜头”。
服务专员深度推进产教融合
“好模式就要持续发挥作用, 服务企业专员制已经作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种创新应用。”公路与建筑系党总支书记刘芹书记对接着两家企业,同时又把服务专员制度延展到校企合作企业,今年章丘某建筑集团订单班已经开始招生,同路桥集团某专业隧道公司的服务专员也已经成为公司工地的“常客”。企业服务专员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而服务的“情”与“真”,是打动企业的法宝。
为民服务办实事,企业好,带动的是就业好,实习岗位多了,就业口径宽了,真正收益的还是学生。服务好,带来的是技术服务的需求旺盛,行业服务实践的机会多了,教师成长的质量高了。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搭建的是政府、学校和企业的“连心桥”,解决的是企业身边的“烦心事”,“招数”不新鲜,难得是落到“心坎上”,赋予“新动能”,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办实事”,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