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可能我带不动那么多人;
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可能我不会跟随;
请走在我的旁边,因为我们是伙伴。
——阿尔贝.加缪
说起创业,你会想到什么?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因为这没有标准,1000个人就会有1000个不同。
每个人都是一家“无限责任公司”,与世界作价值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用一生的时间来经营自己,追求成功。
— 1 —
你想创业吗?
前天,我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咨询我这样的问题:
他现在在广州一个物流公司开货车,因为受疫情影响,公司一个月只开了一单,眼看就撑不住了。他想辞职来长沙跑广告灯箱业务,问我这个行业怎么样?
朋友快40岁了,他说自己除了开车,不会做别的。为了养家,只能从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开始,以最原始的陌生拜访的方式,去开拓一片新市场。
而且不是自己做老板,而是去打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给他建议?
壹哥我这些年一路走来,也一直在创业途中:
2008年之前,从事的是销售类工作,换了三个行业:美容、书籍、建材;
2009年从广州回长沙,自己代理了一款美容产品,不到一年,公司倒闭;
2010年,和一个朋友做营销策划公司,合作三年后,自己单干;
2015年,加入一家创业型公司,负责商学院,三年帮助公司从零做到过亿;
2018年,再次出来成立自己的营销策划公司。
12年的创业生涯,转换了合伙人、联合创始人、公司老板的身份,但无论怎么换都没有离开自己擅长的领域:营销策划。
作为一个创业老司机,每天的所思所想,依然是围绕着公司如何生存。
有时候特别不想去上班,但又不知道向谁请假,只好又去了办公室。你可能会问:“想休息为什么不休息呢?你就是CEO,可以给自己请假呀。”
正因为我是公司的CEO,所以不能请假。
为什么?
因为我是公司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的事情我都得撑住,市场可不会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一旦松懈,就可能满盘皆输。
时刻紧绷,对我们来说,是常态。或者说,我曾一度认为这是创业者的常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是我自己选择的,我也享受这种被虐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要创业,问问自己做好了踏上这段虐心之旅的准备没有?
— 2 —
为什么创业?
第一种创业起点,我热爱它。
热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重要的价值?或者说,在创业这件事里面,热爱能解决什么问题?
要知道,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走在创业路上,最常见的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长时间的苦苦挣扎,因为你每天都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局。
这时,如果我们在做的事情不是我们热爱的,比较容易就会放弃了。因为我们的大脑非常非常懒,懒到在遇到困难时,它本能地会引导我们去做一些轻松的事,比如追剧、睡觉等等。
相反,如果影响行为的情绪是积极的,主动的,我们势必会迎难而上。而热情就是在干这么一件事。所以,在创业路上,热情解决了动力的问题。
第二种创业起点,我能做什么,或者说我们擅长什么?
我们擅长写代码,我们擅长演讲,擅长写作,然后就开始做,然后越做越好。
当我们越做越好之后,发现了我们在做的事可以帮到一些人,影响力越来越大,不断开花结果,找到了商业模式,最后创业成功。
第三种起点是:客户要什么,或者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这类创业者,我们可以叫他们机会主义者。这个名字可能不那么好听,但我认为这个词没有贬义。
什么是机会主义?就是突然发现一个红利,或者一个需求未被满足,这事我去干,然后就进去了。一个东西,有社会需求,你也发现了需求,但你依然可能做不好。
如果我们创业真要做得非常成功的话,热情、能力和需求这三样东西是一定要融合在一块的。
— 3 —
创业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作为营销顾问,总有人问我:环境变化,周期来临,创业变难了。对于创业和想要创业的人,有什么建议?
我自己特别敬佩一种人,他们创业像下围棋,走一步,看五步。那种敏锐透彻的战略思维,甚至有时让人感到“害怕”。就像电视剧《天道》中的丁元英一样,你会觉得,这样的人如果都不成功,天理难容。
未来,变化更快,这些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有很大的概率活得很好。
但是,你要先判断掂量,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有没有这样的战略能力?如果是,恭喜。如果不是,我很重要的一个建议是,提高自己的战略能力,努力成为这群人。或者,跟随他们。
战略,真的那么重要吗?成为未来创业成功的分水岭?是的。我特别喜欢雷军的一句话:别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创业者,没有一个不努力,没有一个不坚持的。坚持,可以保证让人一直往前跑,但却不能保证让人一直跑到终点。这条艰辛凶险的路上,遍布深坑和暗礁,跌落、撞毁,可能就没命了。
你比较幸运,一路狂奔的过程中,尽管被石子绊倒,被荆棘划伤,弄得一身伤损,但终究活了下来。
但那些死掉的人呢?他们为了创业梦想,卖车、卖房,苦苦“坚持”,最终还是失败。到头来留下的只是一句惋惜,甚至是一句嘲笑,说他们败就败在太“固执”。
既然坚持不是最重要,那什么最重要?我说这个观点可能又有些人不同意,但从宏观上来讲,之前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或者说,靠“时代”。
比如改革开放40年,GDP平均每年9.5%的增长,有一段时间甚至在10%以上。高速增长的经济,让赚钱比较容易。比如巨大的人口红利、充沛低廉的劳动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工厂”。
比如2000年左右的房地产,是增长红利的行业,胆子大一点,冲进去,几乎就能赚钱。
再比如同样是2000年左右,全国网民的数量高速增长。也是那个时候,集中诞生了一批现在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百度,都出生于那个时代。
海尔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阿里巴巴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运气,并非依靠勤奋;腾讯马化腾说,创业初期,70%靠运气;小米雷军说,企业成功,85%靠运气。
“大佬”们说自己的成功大部分是靠运气,这是自谦,也是一种事实吧。
必须承认,有些时候年景就是好,有些时候创业就是比较容易成功,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就处在这样的创业红利窗口期。那是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
在“黄金时代”里,即使不会有马云马化腾,也会有李云李化腾、也会有王云王化腾。
我时常说,过去创业太容易。让一群大学生参加小学生考试,个个都考95分。这对真正具有战略能力,能考到99分的高手,不公平。当平均分只有70分,甚至不及格的时候,对这些优秀的人反而是好消息。
普通人创业的“黄金时代”,渐渐远去。但精英创业的“黄金时代”,刚刚来临。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对于创业和想创业的人,有什么建议?仔细思考掂量自己,是不是真正有手术刀一般精准,上帝视角一般全面的战略思维,自己是不是人群中那1%。如果你是那1%,恭喜你。
如果你是普通人,拼命提高战略能力,努力成为那群人。或者,跟随他们。怕就怕在,把运气错当成实力,把自己错认为精英。
— 4 —
创业是一种修行
有人说:我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拿自己的积蓄出来创业,总觉得风险太大,还有哪些靠谱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风险?
还有人说:我已经开始创业,怎样才能让新员工像我一样,把公司的事当成他自己的事,全力投入呢?
有人说: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去创业了,我也有颗创业的心,有什么办法能先学起来,做个准备?
创业是人在复杂商业系统中的一种“选择”,主动或被动,选择从对局部负责,成为对整体负责,用内部管理,应对外部交易的“企业家”,没有退路地、无处抱怨地对整体负责。
创业,就是选择负全责。
那么,这是创业的好时代,还是坏时代?
对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负全责的人,这是最好的时代。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企业管理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
今天互联网让内部管理、外部交易的成本都在降低,但是交易成本下降更快。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企业自己招人来做,会显得越来越低效,越来越多本来自己干的事情,企业将通过在市场上“购买”的方式获得。
因此,未来的十年,平均来看,企业的总体规模,我们认为也会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
而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如果全世界的企业平均规模是100人,那么也就是说,经过市场的手多年调配,每100个员工,才需要1个创业者。
所以,你创业的成功率为1%。但今天全世界的企业平均规模将越来越小,如果企业的平均规模降到50人,每50个员工需要一个创业者,那就意味着创业的成功率,将从1%,提升到2%。
整个社会,对创业者的需求激增了。
但,这确实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市场从创业者中挑选企业家(愿负全责,并能负全责)的方法,是“翻生死牌”。大量自以为可以成为企业家的创业者,将死在这条百里挑一的路上。
所以,创业更像是一场修行。
— 5 —
创业帮——你的创业我来帮
创业的经历本身,帮助你成为一个更负责任的人,就是你可以得到的所有的回报。而成功,那是意外的奖赏。
如同我和公司四位联合创始人发起的“创业帮”社群,帮助中国所有创业者一起来创业,就是一种自我修行。
我们五个人,从事不同的领域,都在行业深根了十年以上!我们将自己最擅长的板块结合在一起,为不同背景,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人,减少试错的成本。
甚至这次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创业,因为我们除了怀揣着一颗“成人达己”的心,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之外,没有投入一分钱资金,也没有任何风险,所以,结局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但我和我的伙伴们真心希望把自己这十几年来在创业路上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自己苦心修炼的功夫以微课的方式分享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马云20年前在湖畔花园这样给员工打气:
当一群人拿着大刀在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一起往前冲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害怕了!
在这条路上,我们也正在努力,毕竟,创业是追梦者的舞台。既然是追梦,我们又何不尽情享受这个过程,做着自己喜欢的,该做的那些事,不去在意最后的结果如何。
就像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说的那样: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事业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成功也同样,创业,本就应如此,会有人掉队,但从不孤单,与你共勉!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结伴前行,邀请你加入“创业帮30天线上成长训练营”,我们一起成为伙伴,创业之旅,不再孤单!
详情咨询“逛逛街”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