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大阳古镇东西两座汤帝庙,几千年来是阳人族群的地理和精神坐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2 14:30:1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212    评论:0
导读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山西晋城泽州,大阳古镇这座“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果然名不虚传,老张已经用了几期来分享还是有很多古迹没讲完,从2018年讲到2019年了,新年第一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大阳古镇的古建筑。大阳镇的古楼阁、古寺庙、古民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山西晋城泽州,大阳古镇这座“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果然名不虚传,老张已经用了几期来分享还是有很多古迹没讲完,从2018年讲到2019年了,新年第一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大阳古镇的古建筑。大阳镇的古楼阁、古寺庙、古民居星罗棋布,而且基本都是保存完整的,所以有机会到泽州大阳镇旅游的朋友一定要细细走一遍,欣赏一下这座恢宏壮观的古建筑博物馆。

大阳古镇古代寺庙祠堂很多,仅汤帝庙就有两座,古镇东西各一座,按位置分别叫东汤帝庙和西汤帝庙,汤帝庙又叫汤王庙、社庙、大庙。东汤帝庙在老街中段,东为关家巷,西为开元巷,南面隔老街为盐店巷。东汤帝庙为二进院落,照壁、山门、一进院落、大殿、二进院落、后宫等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一次排列。汤帝庙规格高、规模大,一进院落内的成汤大殿为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顶,屋脊装饰精美,栩栩如生,整座大殿端崇庄严。

成汤殿最显眼的是殿檐上的一根粗大、自然弯曲的荆木大梁,除了前檐有斗拱外室内没有一朵斗拱,后墙为大额枋,以额枋为支点托起乳栿,既减少了柱子数量又增加了大殿的进深,结构设计巧夺天工。整座建筑造型古朴、实用洒脱,独特的粗犷美展现了元代古建筑“减柱移柱”的雄风。

成汤殿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明三暗七”,前檐面阔三间,柱子四根,却使用八根梁架结构,因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就是八根柱子,这样做省掉了四根,使得大殿显得简洁、大气,古代工匠的智慧令人佩服。成汤殿东西分别为佛祖殿、老君殿,东北、西北两座小院内设耳殿两座,东边是三宗殿,西边为虫王殿。

庙内保存的历代重修碑、纪事碑记载了东汤帝庙的修建以及重建年代和大事记,古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汤帝古代指土地神,后来成为村设之神,是地方村落的重要保护神,是人们心理上极大的安慰,增加安全感。大阳古镇人民把汤帝奉为社神,这里面还蕴藏着另一层深意。

就是和大阳人的本源有着密切联系,是早期阳人族群迁徙到此落地生根,因此大阳古称阳阿,阳人为“殷民七族”,而汤帝又是殷商的创建者,所以大阳人奉汤帝为社神就容易理解了。此外,大阳人把汤帝庙叫大庙,古代大和太是相同的意思,大庙就是太庙,太庙即为祖庙,就是祭祀先祖的宗庙。所以汤帝庙是大阳人的主庙,维系着大阳的历史文化根脉。汤帝庙也是建在最佳位置的公共祭祀和活动场所。

东岳庙,坐北朝南,为两进建筑,山门、钟鼓楼、中殿、玉皇殿在中轴线依次而建,两边配东西厢房,大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古建筑,精致的木构件保存完好。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屋顶为琉璃瓦覆顶。按中国早期寺庙的布局规制,楼塔设置在中轴线前面,大多是元代建造、明代修葺的。

东岳庙建筑梁架简朴,斗拱规整,主要的建筑结构多具有元代的风格。前后檐及中柱上皆用大额坊,保持着元代的特色。琉璃脊兽齐备,四周勾栏,栏上雕刻有流云纹和盘龙纹,望柱上刻有布施姓名题记,是明正德年间的遗物。东岳大帝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近方形,殿身重檐歇山式,前檐的石柱收分较大,殿内的梁架大多是用圆材制成的,殿顶琉璃脊兽,纤细之中透出华丽,是清代建筑风格的遗留。以其复杂而精巧的构造、挺拔秀丽的艺术造型,在中国木构建筑中占有独特地位。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历史文化研究者,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感谢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关键词: 大阳古镇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77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