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阳古镇-
每个人都有个古镇梦
大阳古镇是炙手可热的古色古香,
同样是此心安处的故乡 。
始终保持着最地道的面貌
古称阳阿城,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秦始皇曾在此置县,汉主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
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
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史。
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着最地道的面貌,让人流连在旧梦之间。
“这条古街的古老姿态,很难用短短的文字写清楚”
但依然能够看到历史。
寻找祖先的印记34万平方米保存完整的古居民,走进大阳的五里长街中,能感受到一种舒心的宁静。
这种宁静是你烦躁了都市喧嚣之后的渴望,
也是古镇欢腾千年之后的归寂,它像一次喘息,能让不停向前奔忙的你,停下来听听过去的声音。
也像一次邀约,触摸饱经岁月风蚀古老的墙壁,带你找回祖先的印记。
天柱塔,九层八面,明万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工期长达27年。
张家祖宅,是目前晋东南发现的规制最高的私家宅院,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左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张养蒙住所。
沧海桑田 不外如是
北方的许多城镇多是四四方方,横平竖直,但大阳镇的小巷却是曲径通幽,与南方园林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能不说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创新。
大阳也是我国最早使用冶炼技术的地方。
“文能制针、武能铸剑”
在明清时期,大阳的冶炼铸造技术更为精湛,出现许多铁货名品,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产品附加值极度增高的过程中,制针业脱颖而出。
我们所追求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现在看来大阳早早就有了。
辉煌的工艺,灵光的智慧。
打铁花也是大阳镇当地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把熔化了的铁水,用勺子舀起抛出,再用板对着铁水打向夜幕中,形成千点万星铁雨火花。
仕官文化
大阳也是我国著名的仕官之乡,明清时期经济极度富裕的大阳,文化事业也突飞猛进。“有官不到大阳夸”
仅明清两代,有史可查的官员就有150多位。
飞燕故里 有风来栖相传秦汉时阳阿是一块艺术高地,阳阿奏奇舞,拥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赵飞燕,“环肥燕瘦”中的“燕瘦”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
李白诗称其“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千秋绝艳图》—赵飞燕
西汉时期,曾选入宫中为家人子(即宫女),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因拥有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顺利成为皇后。
飞燕故里
是一个国,是刘邦的口中的阳阿;
是一个郡,是慕容永笔下的建兴;
是一个县,是秦始皇心中的国土;
是一个镇,是千年之后里希霍芬《中国》里的赞歌。
热爱生活的,都已经奔跑在路上了
快出发
冲
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