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说:某一个国家的总统是中国毛主席的铁粉,他更是将5本《毛选》融汇到自己的政治理念当中,并结合自家国情拟定相应政策还敢与美国公然硬刚,那你是否会觉得这个国家一定牛气冲天?
其实今天要讲的国家它位于非洲,而且并不是发达国家。那么这个国家自21世纪到来后,它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他们又遇到了哪位优秀的总统?为什么他们国家的这位总统对毛主席格外推崇呢?
一、乌干达并不发达今天要讲的国家是乌干达,其故事主人公名叫穆塞韦尼。乌干达的GDP总计在2020年时被公布为342.1亿美元,人均GDP同年已经达到772.2美元。因此乌干达也被评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而且结构比较单一。
乌干达国内人民从事的最多的职业就是农业,但由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导致乌干达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要大量的进口外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国家的经济支出。
在得到了这些先进的进口生产技术和设备之后,乌干达的农业得到了短暂的提高。他们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优化,乌干达政府企图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把乌干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拔高到一个新层次,也想把乌干达规划发展成为一个由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进阶到一个收入中等水平的国家。
于是,乌干达把更多的经济希望都放在了国民经济这方面。因此他们的支柱产业开始变多了:建筑、批发零售和粮食种植等等。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体化,2013年之后的乌干达也顺势喝上了一口热汤。因为他们有丰厚的地理条件,最后他们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十大新兴旅游目的地全给包揽了。凭借着强大的旅游业,乌干达自2013年之后,保护区旅游人数陆续达到了22万人左右。
这同比2012年增长了17.5%,而乌干达本身也是非洲国家他们的野生动物品种多,自然风貌也非常独特。于是乌干达利用这一优势又大力发展起了野生动物管理局。
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且也为国家吸收了更多的旅游资金。2013年时乌干达的旅游业为国家财政增加了10亿美元的收入,这占据国家总GDP的5.6%。
由于经济的艰难发展,导致乌干达的军事发展被削弱了下来。因为乌干达政府和西方国家签署了众多相关协议,乌干达每一年的军费支出需要控制在国家总生产值的2%以内。受到局限之后,乌干达的军事力量发展颇为艰难。
他们自1981年2月成立了人民国防军后,他们的军事力量虽然上升了一个台阶,但军事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需要用到的战机没有自主研发的先进力量,大多数只能靠买卖。1995年后,乌干达的陆军人数不超过4万人,空军不超过1000人,海军人数也没超过500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人能够带领乌干达在国际中建立更多友好关系,那么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时代赋予了穆塞韦尼更加艰难的重任。
二、毛主席的粉丝穆塞韦尼穆塞韦尼出生于1944年,儿童时期的穆塞韦尼就对于国际历史非常感兴趣。他在了解世界从新航海时代之后,众多国家慢慢就沦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也就使得世界两极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他就想:那些落后、被殖民的国家又是怎么宣布独立和发展自己的超强经济体的呢?在这些国家当中,穆塞韦尼很快就注意到了中国。中国虽然从来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但是中国的近代史一直布满了屈辱和威胁。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个东方雄狮才慢慢在世界之林中彻底觉醒。不仅迎来了改革开放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而且加入了世界经济浪潮之中大力发展起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除了经济工业,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国民生活等各方面得到了改善之外,中国的军事和科研力量都逐渐在不断飙升的状态中。
穆塞韦尼把这功劳主要划分在为新中国政权建立的那些优秀党代表人物中,其中就包含伟人毛泽东。穆塞韦尼说我们的毛主席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伟人,因为他在与朋友交流的时候也总是会提到自己国家的历史。
从毛主席的口中穆塞韦尼还了解到中国西汉时期的刘邦以及明朝时期的朱元璋。说,这两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他们的政治理念也十分突出。他经常在一些场合中说西方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说,即便乌干达处于经济不发达的状态,但这并不一定就完全是坏事。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两种状态,哪怕是天下大乱也可以达到天下大治的嘛。这是纯粹的乐观心态吗?不,这是哲学正指引着一个想要发展的人在谋求新的道路。
1967年,穆塞韦尼进入达勒斯萨拉姆大学就读。他所攻读的专业一共有两个,当时他所学习的是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就在此时他发现学校内根本就找不到关于毛泽东相关的哲学理论著作,于是他通过国际友人和同学想要阅读毛泽东思想相关的书籍。
穆塞韦尼最终通过多重努力才拿到了大约5本的《毛选》。也是这些书籍对穆塞韦尼产生了超常的积极作用,他开始在学校时期就领导学生们组成代表团前往敏感、易发生战乱的边境地带,试图通过游击战来反抗后殖民主义。
也是因为学生时代的优秀表现,穆塞韦尼在1970年时进入了时任乌干达总统米尔顿的军事情报机关,并且得到了重用。第2年乌干达国内发动了内乱,穆塞韦尼也因为是米尔顿政府中的党内分子于是便被贬到了坦桑尼亚,开始了一段流亡的生活。
按道理说,流亡者往往会在政治压力和时代压力的环境下慢慢怀疑人生,甚至连之前树立的三观都容易崩塌。但穆塞韦尼在这时候的精神信仰又一次给他生命的希望,他不论是在流亡于坦桑尼亚还是身处哪里,他总是习惯性的带着毛主席相关的哲学理论制作。
他说,在书中能够找到精神食粮。而穆塞韦尼的这一做法也为之后他重返乌干达政坛埋下了伏笔。1972年,之前被流亡的军人试图入侵乌干达,但这次的重回之旅并没有得到善终。他们不仅失败了,而且还损失惨重。
穆塞韦尼为了生存,只能先在一所地方学校担任教师。直到1973年这才离开了之前的组织,并成立了国家拯救阵线。虽然那一年他与妻子结婚,但穆塞韦尼任重道远并没有把脚步停下来。1978年,他目睹了阿明政府入侵坦桑尼亚。
顺势,穆塞韦尼参与了流亡者和反阿明的组织。然而反阿明组织内部也有很多意识形态的分歧问题出现,就在这时,穆塞韦尼又动《毛选》里的哲学理论形成新的方向,并指导参与乌干达全面解放运动。
因为后期革命取得了大面积的胜利,穆塞韦尼的人气不断高涨。他也被推选为执行委员会成员,随后对乌干达军队进行反击。直到1979年阿明政府最终在乌干达历史政坛上画上了句号,而他也被顺势提拔为国防部部长。
因为穆塞韦尼所组成的政府军队在之前的运动过程中,秉承着《毛选》中的一些理念,其中就包括不会动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样优良的作风很快就使得乌干达民众对于穆塞韦尼所率领的政府军队有着超强的信任心。
这就导致1981年,穆塞韦尼在国内创建新政党乌干达爱国运动时,很快就将人气提高到了最高峰。其所在政党参加大选,虽然当时乌干达国内还有其他三个政党与其竞争,但穆塞韦尼却脱颖而出为后面他参加大选奠定基础。
最终,穆塞韦尼于1996年5月与大选中获胜,成为民选总统至此之后他便开启了5次蝉联乌干达总统的历史。而他在出任乌干达总统和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组织主席等重要职位之后,他不论于哪种场合,还经常会将毛选中的一些经典名言挂在嘴边。
他说遇到战争,其实是政治事件中可以预料到的一些事情。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这句经典名言同样也是出自于《毛选》。那么穆塞韦尼在出任该国总统之后,他的对华关系又如何呢?
穆塞韦尼在1989年3月访华,7年之后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后来又在2004年、2015年和2006年来中国参加了众多相关的政治、经济等会议。并在2018年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会晤后又参与北京峰会,并顺利使会议圆满成功举行。
穆塞韦尼十分感谢中国共产党和新政府对他们长期以来的支持,说乌干达在二战之后能够敢于自由斗争和发展经济,受到了中方的一定支持。穆塞韦尼对中国人民表达了万分感谢,而且在2018年9月之后穆塞韦尼与中方还共同签署了双边合作。
但是你知道吗?穆塞韦尼执政的乌干达虽然一直被评为经济不发达的国度,可他们敢于和美国等强大的西方国家正面硬刚。穆塞韦尼曾签订了国内的反同性恋法案。
虽然这一法案在国际上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穆塞韦尼通过这一法案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面前,彰显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在穆塞韦尼签署国内反同性恋法案之前,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是奥巴马。
他就曾经警告乌干达,如果穆塞韦尼签署该法案必将会影响到美国与乌干达的双边关系。但是穆塞韦尼并没有在强硬关系面前妥协和胆怯,坚持签订了反同性恋法案。
虽然英国外交大臣也对此法案有一定的质疑,但他们并没有断掉对乌干达的援助,而世界也看到了穆塞韦尼的硬汉姿态,开始对乌干达重新审视。
而美国也不愿意和乌干达关系闹得太僵,因为乌干达是撒哈拉以南美国对其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是2010年,美国就向乌干达提供了5.26亿的援助,并且还有其他的卫生资源,比如说救助艾滋病应急计划、国际反恐行动等等。
除了美国之外,乌干达与英国,法国,苏丹,刚果以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关系都十分良好,这一点也符合《毛选》中双边关系友好的宗旨。相信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乌干达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最终能够脱离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