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在行政上是省内最高的副省级,又是计划单列市;在经济上向来是第一把交椅,2021年GDP占到全省的17.01%;青岛2021年末常住人口1025.67万人,在省内仅次于临沂,占全省的10.09%;青岛在交通上拥有省内最多的地铁线路和最大的飞机场……
青岛所欠者,只是教科文卫等软实力。
如今,青岛正在补齐这个短板,全方位冲击山东“一哥”!
01 教
由于中小学阶段没有统一的评断标准,因此我们只看高等教育。
在教育部去年10月25日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山东共有70所本科普通高校:
其中,济南占了25所,青岛占了13所,烟台7所,其他城市都是4所及以下,有6个城市只有一所本科普通高校。
另外,山东还有3所军事高校,海军航空大学位于烟台和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位于青岛,火箭军士官学校位于潍坊。
可见,在本科高校数量上,济南在山东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
这一点从高校学生数量上也能看得出来,2021年末,济南拥有69.4万在校生,青岛只有45.7万。
不过,青岛在头部高校上占了优势:
上表是三家排名机构对山东高校的排名,其中城市拥有高校数量计算方式是:主校区所在城市按一个,分校区所在城市按0.5个,像山东大学在济南算1个,在青岛算0.5个。
上表说明,在山东前15名的榜单里,青岛已经实现了对济南的超越。
而青岛还有一个重磅级大学马上就将投用,就是康复大学,这所国字头大学将让青岛的高等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02 科
在科学方面,其实很难有统一的评比标准,我通过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中的一些共有数据来进行简单对比。
2021年全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青岛为46.28件,济南为38.36件。
前几天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这是代表一个城市科技力量的重要标准。1到4批的总数上,青岛151家,济南85家,烟台82家,潍坊68家,淄博65家,济宁51家。
截止2021年末,青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共计119家,济南为80家。
在2021年山东统计年鉴里,对16市截止到2020年末的专利数进行了统计:
可见,青岛的专利数量在省内是居于首位的。
上述这几个数据都是官方公布的,这说明青岛在科技上恐是山东省首位。
03 文
文化上,可以比拼的指标就更少了,我还是从官方资料上找一些共有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两个城市2021年统计公报,截止2021年末,青岛共有文化馆(站)150个,济南为174个;青岛和济南公共图书馆数量均为14个。
而2021年山东统计年鉴则对各市2020年末的文化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
从数据上来看,青岛、济南两个城市各有千秋,实分不出前后。
04 卫
先来看两个城市2021年统计公报中卫生数据的共有部分:
截止2021年末。青岛拥有医院、卫生院449个,床位6.79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67万人,医生3.98万人。
济南拥有医院、卫生院338个,床位7.3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8万人,执业(助理)医师4.2万人。
从总量上来看,济南具有优势。
这一点,从山东省2021年鉴统计的2020年末数据也能看出来:
其实,医院不在多,而在精。君不见每个省市都有几百上千的医院,遇到大病难症还是要去北京、上海。
因此,我们来看一个权威的数据,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
全国百强医院中,山东省立医院32名,齐鲁医院35名,青大附院55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9名,青岛市立医院86名。
山东上榜的5个医院中,济南3个,青岛2个,名次上青岛也不如济南。
所以,在医疗上青岛是个短板,而青岛也正在补齐这个短板。
青岛已经有一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全国名次不低;最近,青岛可能又要弄两个国字头大学附属医院。
8月9日,康复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宣布青岛市市立医院为康复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此前的7月22日,媒体报道青岛市中心医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顺利“牵手”。
与大学尤其是国字头大学的结合,可以快速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也有助于提升青岛的医疗水平。
从上面教科文卫软实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岛的短板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的总量、头部医院的数量两方面,而青岛也正在这两方面使劲。
这些软实力补齐后,青岛才能算得上是全方位的山东“一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城山说,专写青岛城市发展和楼市分析
#青岛##青岛头条##青岛爆料##青岛身边事##济南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