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安徽国家级非遗项目达99项 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健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安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3 11:12:1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661    评论:0
导读

资料图:国家级非遗——安徽池州傩戏演员在表演。 张强 摄 资料图:国家级非遗——安徽池州傩戏演员在表演。 张强 摄 中新网合肥6月10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0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中国国务院近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资料图:国家级非遗——安徽池州傩戏演员在表演。 张强 摄

资料图:国家级非遗——安徽池州傩戏演员在表演。 张强 摄

中新网合肥6月10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0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中国国务院近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其中安徽占11项,至此,安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9项。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彭正阔介绍,中共十九大以来,安徽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不断健全,非遗传承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播交流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人人传承发展非遗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

在名录体系建设方面,安徽整理挖掘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将符合条件的非遗资源纳入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予以有效保护,积极推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

资料图:非遗传承人在展示安徽泾县后山剪刀制作技艺。 张强 摄

同时,安徽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名师带徒”工程;安徽已完成37名国家级和1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采集记录,包括文献片131部、综述片37部、文字口述资料350余万字、图片15000余张。

截至目前,安徽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木结构营造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珠算),国家级99项,省级479项,市、县级5600余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9名,省级792名,市、县级7100余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传习所)87个,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0个。(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安徽的文化遗产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88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