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名称: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长江·汉水——湖北美术馆馆藏地域题材美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2年8月5日—2022年9月4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1、2号展厅
学术主持:冀少峰
艺术总监:傅中望
展览策划:胡 莺
展览统筹:刘力英
执行策划:马文婷
视觉设计:乔 杰、许 健、田 野
藏品支持:马文婷、张 丽
公共教育:雷雅婷、刘梦盈
媒体宣传:夏 梓、曾 静、符 坚
展览展务:何淑君、李燕丽
展览会务:俞 娜、李煜婷
前 言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江湖连通,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三峡工程所在地,也是长江干流流经最长的省份。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武汉三镇即是由长江和汉水分割而成。受长江文化滋养的湖北美术,有其固有的地域特质和独特的文化属性。
“长江·汉水——湖北美术馆馆藏地域题材美术作品展”为湖北美术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围绕“长江·汉水”这一主题,以湖北美术馆馆藏地域题材美术作品为基础,同时联合省内外7座美术馆、艺术机构的相关重要藏品资源,如中国美术馆李斛的《武汉长江大桥钻探工程》、崔炳良的《长江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的《汉水大桥在建设中》等,呈现与长江文化、区域发展、城市精神等相关的作品80余件。展览分为“江湖人城”“天堑通途”“和谐相融”三个部分,既有大江大湖形貌、内涵的表述,也有湖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再现;既有承载着新中国工业记忆与中国自信的“大桥”以及“因桥而兴”的城市面貌,也有抗洪、抗疫、三峡工程建设等勇于斗争、坚强不屈的精神呈现,旨在通过深入梳理地域美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本次展览,得到中国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汤湖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宜昌三峡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等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在馆际交流中,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与城市文明多层面和深层次的交流,并形成合力,让典藏活化、藏品惠民走向深处,落到实处,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2022年8月
江湖人城
周韶华 《九龙奔江之二》
纸本水墨 144cm×365cm
1998年
湖北美术馆藏
刘依闻 《阳光下的湖面》
布面油画 50cm×63cm
20世纪40年代
湖北美术馆藏
唐小禾、程犁《生命的归宿和起点之舞——跳丧·摆手》
板上油画 185cm×500cm×2
1983年
湖北美术馆藏
崔炳良 《长江水》
油画 160cm×360cm
19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朱达诚 《江河湖汉》
铜 26cm×15cm×53cm
2019年
湖北美术馆藏
天堑通途
李斛 《武汉长江大桥钻探工程》
纸本水墨 50.5cm×153.6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关山月 《汉水大桥在建设中》
32.5cm×43.5cm
1954年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辛克靖《南北天堑变通途》
纸本设色 146cm×372cm
1957年
武石 《最后一根钢梁》
套色木刻 81cm×53cm
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
冯法祀 《我们是祖国和平建设的生力军》
水粉 48cm×75cm
1952年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藏
和谐相融
谢珍珠 《奠基人》
布面油画 160cm×110cm
1976年
湖北美术馆藏
刘政德、李正文 《大江截流》
不锈钢、砂石漆 120cm×90cm×160cm
1982年
湖北美术馆藏
陈勇劲 《武汉印象——防汛纪念碑》
纸本水彩 152cm×75cm
2010年
武汉美术馆藏
刘吾香、吴星 《2020:武汉加油》
漆画 100cm×150cm
2020年
湖北美术馆藏
编辑:收藏研究部
审核:胡莺
展览 | 收藏 | 研究 | 教育 | 交流 | 服务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五
9:00—17:00
16:30观众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
9:00—18:00
17:00观众停止入馆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省内观众须提供五日内(120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已采样信息;外省来(返)汉观众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现场将需要您出示预约码、行程码和健康码,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检查,期待您的光临!
// 预约渠道
“湖北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二维码
凭线上预约二维码核销入馆
// 预约限额
开放日每天限额4000人(上、下午各2000人)
// 交通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公交:乘坐709路、402路、411路、
578路、810路、701路、552路、
14路至东湖路省博物馆站下
地铁:乘8号线至省博湖北日报站(A出口)
// 咨询电话
027-86796062/027-86796067
来源:湖北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