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师吴晓婷办个人影展了!
她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朋友,小时候较顽皮。都说顽皮的小孩聪明,果然。
留学美国,大学本科4年,只读了3年,就提前毕业了,而且读的是很烦人的数学。
研究生去澳大利亚读社工,属社会学范畴,跨界跨得厉害。
突然,喜欢摄影了。
原以为是玩玩的,没想到玩出了WPPI国际婚礼及人像大赛的1个金奖和2个银奖。
冲劲十足。小时候,扔石子比赛,像投标枪一样,举着石子往前直冲,差一点冲到湖里,惊得大人一身冷汗。
如今,冲劲依然不减。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勇往直前。
办个展,办成了。
照片的一大功能是记录,记录生活,记录美。
大多数摄影人都是这么去拍的。
但也有些摄影师另辟蹊径,去创造美,重塑美。
晓婷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废弃的塑料和人物肖像结合起来,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环保,可持续发展,灵感来了!
彩色文件夹在巧手的编织下变成了美丽的头饰,水果网成了黑色的面罩。
别具一格。
虽然作品没有表现姑娘的眼睛,但我还是在展览会里一眼认出了她。
模特的下巴和嘴唇很有特点。
用英语问她来自哪里?她居然用流利的中文来回答,使我大为惊奇。
其实,她的眼睛也很美,笑意盈盈。
但是,摄影师为了突出主题,果断舍弃了。
面纱后面的美,由观众去想象。
蒙着脸的肖像,更具视觉冲击力。
这幅肖像没有戴面纱,但眼睛闭着。
这是要把观众的眼睛引向透明的塑料片和白色的珠子。
一个圆润,一个尖锐。
一个透明,一个不透明。
形成强烈的对比。
不同的质感,又与柔软的皮肤形成对比。
塑料片来自普通的矿泉水桶。
不过,这里的塑料似乎是有生命的。
这不是婚纱照,这里表现的是渔网和塑料泡沫。
废弃的渔网缠住了海洋生物,海龟在网里拼命挣扎。越挣扎,束缚越紧。
你看到了吗?
塑料泡沫珠子遮挡了你的眼睛。
请救救海龟!
救救海洋生物!
丢弃在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或许某一天会出现在我们的餐盘中。
当鱼也变成了塑料,看你们人类吃什么?
睁开眼睛吧!
已到了该醒醒的时候了!
不是说所有的肖像都不能睁眼睛。
如果你睁着眼睛,但对环保问题视而不见,那还是白搭。
头上戴着泡沫球,颈子里围着气泡膜。
奇怪吗?
希望大家睁着惊奇的眼睛,关注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塑料吸管、塑料调羹,一次性餐具真的好吗?
在方便、卫生的同时,如何兼顾环保?
闭起眼睛来想一想吧!
还有一次性手套,如何回收?如何再利用?
我们发展,不能光图眼前,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金色的裙子,非常醒目。
什么料子做的?
蛇皮袋,也叫编织袋,最早是装化肥的。
废物利用。
这样的东西能登大雅之堂?
能。
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趣事,复旦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喜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以上课时总要带很多书。一次,包里装不下了,就随手拎了一只蛇皮袋,而且还穿了一件落伍的旧衣服。结果被学校门卫拦住了,以为他是拾荒老人。
用蛇皮袋做衣服,不是吴晓婷首创。
有一次,一位歌手曾穿着蛇皮袋缝制的衣服登台表演。不过,她缝制的衣服不美。
看照片上的裙子,多美?拍出了绸缎般的光泽。
这里,也有吴晓婷妈妈的功劳。看到晓婷一切都亲力亲为,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太忙了,妈妈肯定要施以援手。
这套服装高贵、典雅、新颖、奇特,看来吴晓婷要继续跨界,朝服装设计师方向发展了。
猜猜看,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既不高档,也不贵重。
或许,你在家里的包装盒里见过。
或许,早已被你连同包装盒一起扔了。
摄影师兼服装设计师慧眼识珠,变废为宝。
美不美?
吴晓婷走的是唯美路线。
在她镜头里,女性美,装饰美,一切都是美的。
塑料袋扎起来,也是美的。
塑料瓶串起来,不美吗?
呼吁环保,有各种方法。
有的直面丑恶,死鸟死鱼,开膛破肚,胃里全是塑料。
有的歌颂美好,引导人们向善、变美。
就像戏剧,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摄影师有一颗善良的心,
关注公益,呼吁环保。
摄影师还有一双灵巧的手,
把塑料文件夹变成了2朵美丽的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试试看,你能用一次性桌布做成这样美丽的头饰吗?
摄影展给了我惊喜。
吴晓婷长大了,成熟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摄影师贵在有独特的想法。
摄影作品需要创新。
期待晓婷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吴晓婷摄影个展《重塑》正在莫干山路50号4号楼212室“上海原色艺术空间”展出,欢迎大家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