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和三峡大坝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5 09:01: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007    评论:0
导读

早饭后,驱车沿黄河右岸东行,前往三门峡大坝景区。间有丘陵豁口处,可俯瞰浩荡东流的黄河。忍不住驻车遥望,但见水波潋滟,微泛褐光,滚滚东行,顿觉一片沧桑。在一片茂密的森林处,便是大坝入口。迎面一块横卧的巨石上镌刻着李先念“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题

早饭后,驱车沿黄河右岸东行,前往三门峡大坝景区。

间有丘陵豁口处,可俯瞰浩荡东流的黄河。忍不住驻车遥望,但见水波潋滟,微泛褐光,滚滚东行,顿觉一片沧桑。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处,便是大坝入口。迎面一块横卧的巨石上镌刻着李先念“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题字。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人民政府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与1957年,后经2次改建,于1965年完工,兼有防洪、发电、调水、调沙功能。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劈开“人门”、“神门”、“鬼门”三门,三门峡因此而得名。如今,库区右岸的黄河湿地公园里巍然矗立着大禹的石刻雕像,让人们对这位为治水“三过家门二不入”的英雄肃然起敬。




三门峡大坝连接豫晋两省,对岸即山西平陆县域,以河中心为省界,大坝上的界石便成了“一步跨两省”的景点了,游客新奇之至,争向留影。 坝下水面上一处岛礁,与坝体由附堤相连,名曰“张公岛”,据说黄河水流到此处,水急浪高,十分险恶,时有船翻命伤。一张姓艄公便在岛上常驻,设立航标,提醒过往船只,避免了许多事故发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艄公,便称此岛为“张公岛”。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大坝修建时来此采风,创作《三门峡歌》便镌刻在立于岛上的一块碑石上。“张公岛”右侧河道中央,矗立着一墩褐色礁石。枯水期出水面十数米,汛期仅出水面1--2米。千百年来,巍然屹立,迎浪砥水,不消不减,被称为“中流砥柱”,礁石曰“砥柱山”,不禁让人望其石而肃然。 驻立岛上,回望大坝,赫然八字映入眼帘,“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造福流域人民的同时,也时常带来灾难。历史上黄河“三年两泛滥,十年一改道”是其真实写照。建国后,毛主席从1952年到1955年四次视察黄河,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三门峡大坝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开始修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坝。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曾亲临大坝修建现场,考察施工情况。大坝的建成,对黄河中下游地区防洪防汛,调水调沙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十年未现水患。桀骜不驯的黄河终于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脱变得犹如慈祥的母亲,用她汩汩不尽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子民。


中流砥柱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关键词: 三门峡大坝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138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