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杭外被折腾十年极简史
杭外这20年经历了由考变摇,2018年终于又回到考的老路上。可有人认识这张图?:
1、2009年前,因为可以全省招生一届12个班,480人。当时面向杭州城区的政策是当时杭城的10所官方认可的实验小学每个班级可以推荐3人,其他小学每班推荐1人。面向杭州以外的地区招生只对浙江其他地市的几所当地知名小学招生。然后进行测试的,全部是考试录取。
2、2009年6月15日下午3:00,3117教室,杭外全校教工大会。会议宣布:
保留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牌子和完全中学独立建制,“初高中一贯制”办学模式,经过3年左右时间过渡,逐步恢复学校公办性质。学校隶属省教育厅,管理整体划归浙江教育学院,作为浙江教育学院的附属中学,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从2010年起重新恢复仅面向杭州市区招生。与此相适应,办学规模调整为42个班,其中:初中12个班(一届4个)、高中30个班,其中中外合作办学12个班,每班40人。
*注:原为面向全省小学招生,初中36个班。(一届12个班)
从2010年起,将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规模调整为4个班,全部面向杭州市区招生。招生办法采取“推荐加电脑派位”办法。
*注:2009年之前为”推荐+测试“方法。各小学每班推荐名额1-3名不等。浙江省非杭州市区小学只有部分定向小学有推荐资格。
为避免杭州外国语学校因调减办学规模造成资源闲置,减轻学校运行费用压力,通过与浙江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共建,把现有杭州外国语学校校园置换给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按照杭州外国语学校新的办学规模,在规划用地范围内,按照高质量办学需要,建设杭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园。
3、2010年-2017年,杭外从之前的省招12个班突然缩减为杭州主城区招4个班160人,也不再区分是否实验小学,从每班1人或3人改成了在所有小学都是100个毕业生中推荐1个,最后所有推荐生都纯摇号录取。
4、2018年不但开始扩招(4个班增加到6个班),而且从200人纯摇号录取160,变成了可以从600人中测试录取240,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不小提升。杭外可能从此走上上升复兴之路。由于民办初中主要看奥数,大多是依靠家长在外培训,与学校六年教育干系较小。杭外测试属于现学现测,题目又是神出鬼没、鬼斧神工、神鬼莫测...所以小学考进杭外的人数数据一出来,又可以给各位观众作为检验除去鸡血因素之外的小学生源质素的另一个参考。
1、2018杭外录取生源来源小学汇总
注:杭外招生范围是主城区: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下沙7区+西湖风景区+大江东
2018年杭外是大约600人(看录取公示的最后一位被录取考生的准考证是18613大致估计当年参加测试学生数在620人左右)中测试录取240,录取率大约40%。
18年未上榜小学解读
当年就有观众说还有一些小学怎么没有在榜单上看到,原因大致有三:
1、九年一贯制没有放人去,也就是没有要杭外的推荐名额。
例如:清河实验、安吉路、大成实验、明珠实验、景成实验、申花路、保实松木等
2、近几年新开小学还没有六年级毕业班学生。
例如:采一丁信、采二景和、采三笕正、钱江外语、笕桥花园、澎雅、澎致、东城二实、丁兰二小、丁蕙实验、丁蕙二小、天成闸弄、十四新城、华师大附、京杭、福山外语、浙大二附、西湖紫萱、嘉绿景汇、行知二小、春晖、丹枫实验、钱塘实验、滨江实验、文思、月雅河等
3、如果不是以上两类,那么大抵是有毕业生也推荐了一些去参加了18年的杭外考试,但是录取人数为零。这样一个都没考进的大约还有四十多所小学吧...都说劝人要善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鉴于以上情况,所以在制造下面19年表格时,小编不管是否考进人数为零,还是将杭城有名字的210所小学全部列在后面了。
2、2019杭外录取生源来源小学汇总
2019年杭外是大约700人(看录取公示的最后一位被录取考生的准考证是19689,大致估计,19年参加测试学生数在700人左右)中测试录取240,录取率大约34.3%。由于录取人数不变,总体班级数目增加导致推荐人数增加,所以录取率又下降了6个百分点,杭外更难考了。
以下是杭外全部240名单对应分配到全杭210所小学数据:其中240名单生源小学已经全部确定无遗漏。
学校
城区
19录取
绿城育华
西湖
6
三墩兰里
西湖
6
青蓝
下城
5
长寿桥
下城
5
学正
下沙
4
东城小学
江干
4
采二采二
江干
4
丁兰实验
江干
4
文三文理
西湖
4
崇文
上城
3
闻涛
滨江
3
长河
滨江
3
大关小学
拱墅
3
学林街
下沙
3
滨文
滨江
3
文澜实验
拱墅
3
上教苑附
上城
3
九莲
西湖
3
江心岛
下城
3
德胜
拱墅
3
胜利实验
上城
3
卖小湖墅
拱墅
3
紫金港
西湖
3
文一文一
西湖
3
天杭
江干
2
澎博
江干
2
翠苑二小
西湖
2
青蓝青华
下城
2
现代实验
下城
2
翠一文华
西湖
2
竞舟
西湖
2
下沙一小
下沙
2
夏衍
江干
2
留下
西湖
2
星洲
西湖
2
胜蓝实验
下城
2
文海
下沙
2
饮马井巷
上城
2
市教科附
上城
2
彩虹城
滨江
2
西兴实验
滨江
2
南肖埠
江干
2
西湖文新
西湖
2
江湾
下沙
2
国泰外语
江干
2
和家园
西湖
2
嘉绿苑
西湖
2
浙大附小
西湖
2
采一采荷
江干
2
和睦
拱墅
2
凤凰
上城
2
公娃哈哈
上城
2
文龙巷
下城
2
文一政苑
西湖
2
省府路
西湖
2
滨兴
滨江
2
穆兴
上城
2
文三街
西湖
2
东城二小
江干
2
笕桥小学
江干
2
义蓬二小
大江东
2
古荡一小
西湖
2
文三定山
西湖
2
府苑
西湖
2
上世外
拱墅
2
时代天都
上城
2
濮家万家
江干
2
听涛
下沙
2
濮家笕新
江干
2
三墩双桥
西湖
2
运河学校
拱墅
2
江南实验
滨江
1
采一钱江
江干
1
时代
上城
1
天长
上城
1
大关中附
拱墅
1
朝晖实验
下城
1
求智巷
西湖
1
文渊
拱墅
1
景苑
下沙
1
星澜
拱墅
1
紫阳
上城
1
钱塘外语
西湖
1
翠一翠苑
西湖
1
德天实验
下城
1
茅以升
江干
1
新世纪外
上城
1
半山实验
拱墅
1
行知
西湖
1
求知
下城
1
长青
下城
1
袁浦
西湖
1
北秀
拱墅
1
新湾
大江东
1
拱墅进修
拱墅
1
实验外语
下沙
1
大学路
上城
1
大关苑一
拱墅
1
建新
拱墅
1
采二丁荷
江干
1
学军之江
西湖
1
长江实验
下城
1
濮家濮家
江干
1
四季青
江干
1
大禹路
西湖
1
河庄
大江东
1
拱宸桥
拱墅
1
胜利钱塘
上城
1
文一秀水
西湖
1
周浦
西湖
1
西湖
西湖
1
省教研附
西湖
1
西子实验
西湖
1
永天实验
下城
1
采三采荷
江干
1
采三江锦
江干
1
文三文苑
西湖
1
京都
下城
1
省教科附
拱墅
1
下沙二小
下沙
1
天地实验
上城
1
明德
拱墅
1
树人
拱墅
1
外语实验
拱墅
1
长阳
拱墅
1
清泰实验
上城
1
文津
拱墅
1
杭师附小
上城
1
育才外语
西湖
1
滨虹学校
滨江
1
景华
江干
0
西子茅家
风景
0
刀矛巷
下城
0
大关申花
拱墅
0
人民
拱墅
0
滨江一小
江干
0
金都天长
上城
0
之江外语
西湖
0
浦沿
滨江
0
东园
下城
0
高新实验
滨江
0
勇进实验
上城
0
东城实验
江干
0
西溪实验
西湖
0
莫干山路
拱墅
0
博文
滨江
0
东冠
滨江
0
春芽实验
江干
0
华家池
江干
0
育才黄姑
西湖
0
西子九溪
风景
0
工大附实
西湖
0
天水
下城
0
娃哈哈双
上城
0
胜利新城
上城
0
天成浜河
江干
0
抚宁巷
上城
0
高银巷
上城
0
西湖一实
西湖
0
转塘
西湖
0
宏图
大江东
临江新城
大江东
临江一小
大江东
民主小学
大江东
启慧学校
大江东
前进一小
大江东
钱江
大江东
新围
大江东
义蓬三小
大江东
义蓬四小
大江东
义蓬一小
大江东
清河实验
上城
九年一贯
安吉路
下城
九年一贯
大成实验
下城
九年一贯
景成实验
下城
九年一贯
明珠实验
下城
九年一贯
保实松木
西湖
九年一贯
申花路
西湖
九年一贯
滨江实验
滨江
无毕业生
春晖
滨江
无毕业生
丹枫实验
滨江
无毕业生
钱塘实验
滨江
无毕业生
福山外语
拱墅
无毕业生
华师大附
拱墅
无毕业生
京杭
拱墅
无毕业生
十四新城
拱墅
无毕业生
文澜小学
拱墅
无毕业生
新华实验
拱墅
无毕业生
采二景和
江干
无毕业生
采三笕正
江干
无毕业生
采一丁信
江干
无毕业生
丁蕙二小
江干
无毕业生
丁蕙实验
江干
无毕业生
丁兰二小
江干
无毕业生
东城二实
江干
无毕业生
笕桥花园
江干
无毕业生
澎雅
江干
无毕业生
澎致
江干
无毕业生
钱江外语
江干
无毕业生
天成闸弄
江干
无毕业生
之江二小
西湖
无毕业生
大禹甲来
西湖
无毕业生
行知二小
西湖
无毕业生
嘉绿景汇
西湖
无毕业生
西湖紫萱
西湖
无毕业生
育才文溪
西湖
无毕业生
浙大二附
西湖
无毕业生
市教研附
下沙
无毕业生
文思
下沙
无毕业生
月雅河
下沙
无毕业生
总计
240
3、两年推荐录取人数及比例合计
几点说明:
1、此表不评价学校,只是作为除去鸡血因素之外的小学生源质素的一个参考。
1、录取人数都确定了,推荐人数由于不少学校出于不可描述的原因不在网站上公示所以较为难得,录取人数较多的基本推荐人数都确定。极个别只有18、19其中一年数据的暂且按两年变化不大计。两年推荐人数均不可知的比例暂不计算,基本都是一些考进不多比例也较低的学校,无碍大局。
2、参考两个维度:人数和录取比例。鉴于完全按人数各校体量不同不尽公平,完全按录取比例又有推一进一这类样本数量太小导致可参考性低。所以下表的处理方式暂且总体先按人数降序,然后人数相同时按录取比例降序。人数多的不一定真强,但是两年录取1人0人的基本都弱...
3、两年杭外平均录取率为(240+240)/(620+690)=36.6%,所以两年总录取率低于均值的标红。以鉴别像澎博、三墩、丁兰、留下这类人数虽多但是主要是因为班级数量太多所致。
4、表单太长不可能细说了,就对这样两维度综合之后表格前10中挑几所学校随便聊几句吧:
比如绿城育华在一年仅6个班的情况下无论是录取总人数还是录取率均相当靠前,这所民办小学能在热门学区公办林立的古墩路一带开办这么些年,看来生源的确还是不弱的。
江南实验虽然今年比去年大幅下滑,不过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能放人去杭外这点还是比较大气的,毕竟很多九年一贯制是死活不放人去杭外的,毕竟这些人留下来将来对于初中部的中考喜报会好看一些...类似江南放人的九年一贯制还有文海。而同为九年一贯的保实安吉路貌似是不放人去杭外的。
青蓝长寿桥本来就是下城传统强学区小学,
崇文是民办小学中的热门,生源也不会差。
闻涛在滨江一直都是强学区,去白马湖的比例数据在滨江也是靠前,具体可以在本号之前汇总的部分热门民办的录取数据里有提到。
采二一直也算是强学区,18年中考状元小学是采二的。
在聊一个题外话八卦:下表中序号91的时代天都其实也叫余杭时代,是时代小学在余杭的一个分校,有细心的观众会问:“杭外不是只对主城区小学招生吗?为何余杭时代能有名额?”。说来话长,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年入学时候的这批小学生用的还是上城时代的学籍。不过现在余杭的观众不要再想着读该校进杭外了,这个借用学籍已经没有了,新入学的考不了杭外。
其他一个个说下去没完没了了,各位还是自己看表格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彩蛋
小编这两年来从来就没有写过一篇让各方都满意的文章...
这张表肯定又有人不喜欢,比如有些杭城热炒的主打在外鸡血数学类的学区房在此并看不出明显优势。对此表不满意的“拜数学教”的朋友可以去看本号之前推出的一篇奥数获奖N年汇总贴,心情可能会好一些:
杭城140所小学生源排行
如果你对这两张表都不满意,觉得心灵受到了创伤,建议还是早点取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