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创业圆梦 亲亲故土——听听他的返乡创业故事(家乡创业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31 08:48:1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212    评论:0
导读

鲁网8月29日讯多年来,他远离家乡,心怀梦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打拼精神,创立了一番业绩,闯出了一片天地,充分展示了芦柞人民勤劳、善良、奋进的良好形象。他就是兰陵县芦柞镇胥河湾村的归雁人才——杨州。 去年偶然得知蟾蜍能做药材,而目前各

鲁网8月29日讯多年来,他远离家乡,心怀梦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打拼精神,创立了一番业绩,闯出了一片天地,充分展示了芦柞人民勤劳、善良、奋进的良好形象。他就是兰陵县芦柞镇胥河湾村的归雁人才——杨州。

去年偶然得知蟾蜍能做药材,而目前各制药厂都急缺有关蟾蜍的原材料,他放弃了近十年的商人生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村里开始建立种养结合的蟾蜍养殖基地。

旁人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解,但是对杨州来说,这不是情怀作怪,也不是冲动而为。他一直十分关注国家的农业问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拼搏一把,在农村打出一片天地。

说干就干,他找到了村支书,说明了来意,支书非常高兴,“杨州啊,你放心干,村里绝对支持你。有什么困难你只管来找我,尽量给你解决。”村里的这种表态给了他无尽的信心。

要搞种养结合,那首先就得把土地归拢起来,事要一桩一桩地做,说到土地流转,村长有点为难,“这个事怕还是要你自己和村民去协商,村里尽力给你支持。”最终他独自一人挨家挨户地去和村民聊这个事。村民愿意将土地流转给他,他的家庭农场梦有了头绪,共流转土地50余亩,办理了惠鑫家庭农场,注册资金100万元,以种植养殖一体自然生态循环经营方式,主要以中华大蟾蜍、水稻、大豆为主,利用蟾蜍粪便供水稻大豆增长,实现蟾蜍入药化,作物无农药化,从而实现双重经济价值。

“蟾蜍能做药材,而目前各制药厂都急缺有关蟾蜍的原材料。1只成熟的蟾蜍每年能产生6、7张蟾衣,提取6、7份蟾酥。蟾蜍死后,皮、肉、舌、肝均可入药。”为此,他与长三角药材公司合作,由药厂负责回收蟾蜍有关制品,杨州则负责养殖。

起步之初的杨州对于养殖蟾蜍是一点经验也没有,只能参照养殖材料一点点摸索。为了摸清蟾蜍的习性,杨州就开始了“值夜班”。经过几天晚上的观察后,杨州发现,蟾蜍在蜕皮时总是边褪边吃蟾衣。但如果蜕皮时有食物来源,它就不会吃掉自己的蟾衣。杨州还发现,蟾蜍在蜕皮之前是有特征的,就是背部高高拱起,身上像被雨淋过一样,湿漉漉的。如果这时不采集,就会前功尽弃。现在,杨州已经琢磨出一套判断蟾蜍蜕皮时机的经验,不仅能不浪费蟾衣,而且还能保持蟾衣的完整性,能卖出好价钱。“蟾蜍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低,特别适合在稻田里放养。不仅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对稻田来说还可以做到防止病虫害,一举两得。”

如今,杨州养殖蟾蜍效益很好。他高兴的同时也有烦恼。因为蟾蜍制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订单供不应求,只能眼睁睁看着挣钱的商机被错过。由于养殖蟾蜍本小利大,各方面效益都很好,他希望有兴趣的农民也参与到蟾蜍的养殖,他愿意传授自己总结的养殖经验。(通讯员 陈丽)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54 鲁网

 
关键词: 创业故事案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42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