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温州影像家谱:坚持8年 只为瓯剧的传承(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1 09:00:3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057    评论:0
导读

“瓯三代”与老师们合影 温州网7月7日讯(记者 王建平)8年前,28个孩子,最小的10岁,最大的15岁,作为瓯剧第三代传承人培养对象的他们,一脸稚气地走进温州职业中专,决定他们职业生涯的时刻就这样开始了。 早在1991年,瓯剧团曾与浙江省

“瓯三代”与老师们合影

温州网7月7日讯(记者 王建平)8年前,28个孩子,最小的10岁,最大的15岁,作为瓯剧第三代传承人培养对象的他们,一脸稚气地走进温州职业中专,决定他们职业生涯的时刻就这样开始了。

早在1991年,瓯剧团曾与浙江省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瓯剧班,这是瓯剧史上第一次规范培养戏曲人才,习惯上被称为“瓯一班”。当年“瓯一班”的毕业生,如方汝将、蔡晓秋等一批拔尖的戏曲演员,如今正挑起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大梁。

同学,永远定格在了28这个数字下

时间来到2008年,经温州市政府批准,由市文广新局与市教育局主办,瓯剧团与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承办,开办了瓯剧戏曲艺术专业班。在此次的300名报名考生中,瓯剧团经过层层选拔,28名学生最终成为“国遗”瓯剧最年轻的传承力量,肩负着瓯剧第三代传承人的重任,这也是时隔17年后,瓯剧再次系统性招生。

经过6年在温州职业中专学习、2年的温州大学学习,2016年7月,瓯剧班的孩子们正式从学校毕业。从当年的小屁孩,到如今年大姑娘、大小伙,累计8年的学习过程,也让他们与瓯剧融为了一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日子,都是这样度过

在校学习期间,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同的是,他们需要同时完成瓯剧表演艺术课与文化课各一半的规定课程,另外加上每天的练功时间,一年四季,他们都是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

瓯剧扎根于民间,融汇了温州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渐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具有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为了让这批学生接受最正宗的教育,老一辈瓯剧表演艺术家手把手、一对一地将自己的功夫倾囊相授。从李子敏、谢安怀到方汝将、蔡晓秋,瓯剧舞台的几代艺术家都陆续走上讲堂,成为瓯剧班学生的老师。八年来,经过校内外老师们悉心呵护,这批学生已掌握了瓯剧的常用唱腔、舞台表演等多种技巧。

“我们28个人,整整相处了8年,大家在一起,完全是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在该班学习的吴鑫感慨道。的确,别的学校学生,每换一个学校,同学就增加一茬,同学越来越多,而他们,同学的数量,却永远定格在了28这个数字上。也因此,令他们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谊。

学习中的“瓯三代”

“刚进班的前三年,真是太苦了。那时,基本大家都哭过,因为,练功真的是很苦,好在,老师们都对我们非常好。”郑朝文一回忆起刚进班的日子,笑了起来。“因为,教我们练功的老师,都是老一辈的瓯剧表演艺术家,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孙子孙女,特别地疼我们。”也正因这份亲情,让郑朝文、吴鑫等这些孩子们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对于“瓯三代”来说,老师们很亲近,就像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

多年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对上台演出充满自信。“你们在表演某些角色的时候,有过入戏太深无法自拔的情况吗?”记者问道。

“有啊,很多同学都有出现这种情况。我非常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一场戏表演下来,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记得我有一次在戏里演一个母亲,整个都入戏了,在表演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总感觉自己还沉浸在母亲的角色里,走在路上看到小孩,会觉得特别亲近,总有想上去抱一抱的冲动。还有一次演白蛇传里的白蛇,演过之后的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还是白蛇,身上还带着一股妖气。”说到这里,郑朝文忍不住乐了,在旁边的吴鑫也大笑。

甚至是在学习的间隙,同学间也经常这样自娱自乐。

其实,对于瓯剧未来的发展,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据了解,班里的同学们通过在电脑动漫上加入瓯剧的元素,在网络上进行推广,推出带有瓯剧色彩的产品在网上店铺售卖,以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古老的剧种。同时,他们和老一辈艺术家一起,推出新戏,演精老戏,希望瓯剧在“瓯三代”手里,能更上一层楼。

“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能达到你们老师的表演高度吗?”记者问。

“肯定能。”郑朝文和吴鑫同时脱口而出,“否则这么多年不是白练了?我们会努力和坚持下去的。”

在他们的眼里,记者看到了“瓯三代”这个群体的坚毅和坚守,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瓯剧的执着追求。

本文转自:温州网

 
关键词: 瓯剧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546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