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刚拿到演出批文的上海芭蕾舞团舞剧《茶花女》傍晚开票,仅5分钟就高挂售罄牌,可见观众对舞台、对剧场的渴望。
上海芭蕾舞团舞剧《茶花女》
无论是2020年剧场按下暂停键后的重启,还是如今阔别三月后各大剧场迎来的演出潮,市场的复苏、观众热情的回归,都离不开剧场、演出方和剧目品牌的合力。
对于观众来说,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长长的演出节目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1
艺术点亮地标
经典剧目和地标性剧场往往相辅相成。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1
7月8日,上海大剧院将率先唱响由上海歌剧院特别策划的《你是我心中的挚爱——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
《你是我心中的挚爱——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
2
将于15日上演的芭蕾经典《天鹅湖》于上海大剧院有着非凡的意义。1998年上海大剧院落成之际便选择中央芭蕾舞团《天鹅湖》作为开台大戏。2015年由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携手打造的经典版《天鹅湖》在欧洲乃至世界留下串串惊艳的足迹,诞生至今全球巡演195场。无论是2年前的疫情后,还是如今,《天鹅湖》都成为了上海大剧院恢复线下演出的重要剧目。
《天鹅湖》
3
无独有偶,上海演艺大世界“驻演品牌”《石库门的笑声》,继2020年后也将再度为中国大戏院拉开大幕。犹记两年前,重启开台演出时,演艺大世界特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剧场感受“笑的魅力”,“黄金搭档”毛猛达、沈荣海还特别奉献“抗疫版”。此次,他们也准备了新的“笑果”等待观众的验证。
《石库门的笑声》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郭新洋
1
有“城市音乐客厅”之称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将在7月8日开放一整天。“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将再次开放,并计划开放至8月7日(周一闭展)。
“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 ©王凯
2
8日下午2点,音乐厅将开启一场剧场参观,带领爱乐者们走进这座92岁的建筑。音乐厅7月将设有4场参观活动,已对外开放售票预约,观众可至上海音乐厅官网购票。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值得一提的是,乐迷们一年一度的期待——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也将随着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开放如期而至。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批项目也已确定,将以“艺游彩夏,让爱生花”为主题打造夏日特辑,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李泉、龚琳娜、吉娜•爱丽丝等艺术家将相继亮相带来听觉盛宴。
2
原创爆款集结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交响曲《百年颂》……这批近两年风靡舞台的“上海牌”将作为首批出场阵容席卷申城舞台,引领演出市场的回归。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昨天宣布,联合旗下7家院团和9家剧场共同打造的 “共赴美好”夏日复演季将于7月8日正式启动,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上海原创将在剧场重启首日吹响集结号,带着观众重新拾回剧院久违的美好。
7月8日、9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然后转场美琪大戏院再演6场,开启2022年新一轮驻演。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正和伙伴们热火朝天进行排练的王佳俊坦言:“告别舞台整三月,分外想念。刚回到排练厅,那份激动真是难以言喻。”在启动排练前,他也曾担心暂别数月,会不会有疏离感,却没想到,“音乐一响起来,身体比脑子先反应过来,不由自主地,那个李侠就回来了。”
上海越剧院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将从7月22日起在宛平剧院首次驻场演出。
上海另外两大驻演品牌——《时空之旅2》和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将在7月10日和13日相继回归。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
爆款集结不止于原创,还有根据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改编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虽因疫情影响首演移师北京,但随着大剧院的水晶灯再度亮起,这一备受期待的作品将于9月15日至25日上演。
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
此外,之前开票就被“秒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也将于2023年1月14日至15日回到大剧院的舞台。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3
数字哨兵护航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文旅如常便是生活如常的“风向标”。
为确保剧场恢复开放安全有序,各大剧场根据6月20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的《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指引》做了周密部署并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两个百分之百——文旅场所开放前必须100%完成“场所码”申领或“数字哨兵”设置,观众游客进入文旅场所时必须100%扫码,确保人员可查询、可追溯。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会同各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上海音乐厅
工作人员在清洁消杀
各大剧场已做好准备。
环境消毒方面,剧场环境多次开展全面的预防性消毒,重点区域适当增加消毒频次,配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上海音乐厅设备检查
工作人员在套椅套
礼宾服务准备
如大剧院已完成“数字哨兵”的升级部署,将严格落实场所码、随申码、行程码、核酸检测信息“四码”必检工作,监测体温,落实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做好不使用智能手机人群的人工服务引导,把好第一道关卡。
大剧院向观众发出的温馨提示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副总经理郭辰晔提醒:“剧场采用无接触支付方式,实名制购票。”
所有到场观众依次通过测温,查验行程码后,由观众入口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扫手机实时随申码或身份证原件进入剧场。
上海音乐厅“数字哨兵”查验
所有观众必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确佩戴口罩后进入剧场观演。不遵守剧场防疫规定的观众谢绝入场。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事业发展部主任全一介绍,7月8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还将联合上海市志愿者协会,通过所属剧场和院团呈现的三场精品演出,邀请大上海保卫战中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前来观看演出。
马上评|返场!
优质演出会令观众流连忘返,此时,大家会以鼓掌、跺脚并伴以“Encore!”的齐声高呼。Encore听起来与别克昂科拉同名,其本意是“返场”——也就是:“再来一个!”此前近3个月,剧场按下暂停键。观众始终在期待重启、返场、再来一个!如今,定了!
7月8日下周五,上海剧场亮灯。
从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音乐厅,到东艺、上交、美琪大戏院、中国大戏院……纷纷宣布戏码,演出排期甚而定到了明年1月——原本4月在沪上演的舞剧《只此青绿》改档至此。
《只此青绿》
剧场有光,不单纯是夜生活丰富的律动,也是城市脑电波的脉动。如何度过闲暇时间,不单纯折射出一个人的活力,也折射出一座城的活力。毫无疑问,精神生活,是强心针。
那些本来就打算驻场的演出,继续想办法驻场,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那些原计划上演的新剧目,调整了首演时间——全国演出商都在扑向最健康有序的上海演出市场,如郑云龙、闫楠等主演的话剧《弗兰肯斯坦》定档9月……
YOUNG剧场
还有一些重生的剧场,也在摩拳擦掌。杨浦大剧院变身YOUNG剧场,定位年轻观众喜爱的戏剧和艺术教育剧场——原计划3月底开幕,如今延至7月下旬。原打算春节后结束重装的兰心大戏院,也正打算7月下旬重新启幕……
返场!观众和剧场,将迎来新的辉煌!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赵玥
评论:朱光
编辑:吴旭颖
图片:郭新洋、王凯摄影,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