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 实习生 吴泽浩)9月16日,“科普惠民生创新向未来”—2022年曹杨新村街道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开幕暨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及“心心向杨·样样靠普”社区书院首发式,在曹杨·杏山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用“科创+”的形式,共促区域青少年科创水平和惠民品质的提升,为美好曹杨、幸福家园建设贡献靠谱“青春力”。
图说:2022年曹杨新村街道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开幕暨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及“心心向杨·样样靠普”社区书院首发式举行 江跃中 摄(下同)
科创+文创,“跨”界联名
青少年发展,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实施青少年“活力创城”五年行动计划,加强青少年双创服务平台建设。街道从“科创+文创”入手,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试点工作,依托互联互访和资源对接,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参与创新的场景与社区生活、街区商业破圈融合。
街道以“创新实验室+社区书院”为枢纽平台,联动委办、街道、学校、社会组织和企业,通过“科创+”系列活动、系列服务、系列宣教,促进政、企、校、社“四方联动”,推动科、教、文、体“多元融合”。
下一步,街道将聚焦“双减”后的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依托“1+N”(以曹杨·杏山党群服务中心为原点,青年中心、区域研学点、学校、居民区多方联动)的服务阵地,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创新热情的同时,推动青少年参与创新的场景与社区生活、街区商业破圈融合,为人民城市示范点打造培育出更多样样靠谱的新时代“接棒人”!
青年+少年,“智”享潮流
曹杨新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街道结合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年轻人向往的希望之城”要求,积极构建“青年友好型”社区,以“引领”服务从切入点,特邀网红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上海市地震局信息中心科普宣教室主任刘子一,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马圣进,作为首批创新实验室引领人。
“老中青”三代科创引领人,成为了创新实验室的“智囊团”,为实验室“保驾护航”,未来提供更多青少年创新创造与社区活力发展机会和互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在城市生活中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成果+转化,“青”力创造
创新实验室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青年创新学院,开展资源对接,共同签署了创新实验室的资源对接合作协议。华东师范大学此次将整合各学科资源带来《不同地方科学家的故事》系列宣讲,并依托小班化的形式,带领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创作的社会实践,一同感受“创新创造”的乐趣和魅力。
此外,创新实验室还将链接更多区域资源,围绕“一河一路”(即曹杨环浜、武宁路科创轴),从“环浜治理”到“路网走向”,让青少年能够实现科创从“知”到“行”的转化,打造有活力、有意义、有乐趣、有链接、有转化的创新服务圈,为青少年提供“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