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为什么喝不到好红酒?曝光行家的聊天记录,一辈子都受用
针对白酒,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但面对红酒,大部分人都是小白。
很多人对红酒一知半解,感叹自己为什么喝不到好红酒?包括小编自己也是一样,近日请教了一位红酒行家,咨询了不少问题,都有一一解答。
每一个回答都能看出谈吐不凡,功力深厚,值得分享。
今天本文将以曝光与行家的聊天记录的方式,解决红酒难题,原来我们以为的“好红酒”都是假的!
尤其是这“两类红酒”真的不一定是好酒,别再瞎传了,以后买酒别被忽悠,不一定有说得那么好。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些知识想必一辈子都受用。
第一类:颜色越深的红酒越好
我:@行家,平时喝红酒,看着颜色有深有浅,是颜色越深,表示红酒是颜色越深,代表品质越好吗?[呲牙]
行家:@我,别被卖酒的忽悠啦!
让我看看,还有谁被这个谣言给骗啦?
首先,我们要知道红酒的颜色来源。
红酒的大分类是葡萄酒,而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红酒)三类。
三种的原料都是葡萄,最大的区别是去皮与否,红酒就是用没去皮的葡萄酿造的,当中的红色来源于果皮。
红酒颜色越深,只能说明果皮越厚;反之,果皮越薄,红酒颜色越浅。
但葡萄的品质跟果皮的厚度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红酒颜色越深越好,明白了吗?
我:@行家,谢谢您的回答,受益匪浅,[比心]。
为什么我的红酒不好喝?
我: @行家,各种档次的红酒都尝试过,但口感就是差强人意,为何?
行家:@我,不一定是酒的问题,可能是你的饮酒方式不对。
记住:
红酒的最佳饮酒温度为16-18℃,过高和过低都会有副作用。
温度过高:
酒精气息占主导,果香味和花香味都会被掩盖;
酒精味一旦突出,会很刺激,难以下咽,若是喝红酒时,能喝出“辣味”,说明温度高了。
温度过低:
“不要冰了,简单喝吧,哪有这么讲究”
“不行,一定得冰着喝”
很多人喝红酒喜欢冰着喝,其实我是不建议的。
因为温度过低会使得酒分子不活跃,将香气锁住,很沉闷;
酸味和单宁的涩味会更加明显,满口的酸涩味,口感单一,表达不出复杂多变的口感。
我:@行家,但是我们怎么知道红酒的温度呢?
行家:@我,可以看室内温度。
若室内温度明显高于18℃,可以用冰水“冷一下”;若室内温度低于16℃,可以倒入酒杯中,用手握住酒杯,靠体温变热,摇晃酒杯即可。
另外,存酒方式不对。
保存红酒的最佳温度是12-20℃,周围环境必须是干燥、避光和通风,而且注意是横放,促进酒液跟软木塞接触,有利于持续发酵。
我:@行家,难怪总不好喝,现在晓得了,[作揖]。
第二类:底部凹槽越深的红酒越好。
我:@行家,之前我跟朋友一起去超市买红酒。
当时刚好搞活动,红酒区摆着“促销”两个大字,很快抓住了我们的眼球。
2瓶加起来才100多,我觉得不靠谱,但朋友摸了一下瓶底,说凹槽够深,肯定是好酒,值得买。
据朋友透露,原来他一直都是看凹槽的深度来买红酒的,认为底部凹槽越深越好,真的是这样的吗?
行家:@我,红酒底部凹槽有两个作用。
第一,便于服务员优雅地倒酒。
现在出去吃饭,只要点了红酒,都有服务员在一旁倒酒。
红酒因其酒色诱人,倒酒也讲究优雅,于是在底部设计了一个凹槽,服务员便可以单手托住瓶底倒酒,很高雅。
第二,便于沉积杂质。
由于是整颗不去皮的葡萄酿酒,导致红酒中难免会有发酵不彻底的果肉。装瓶后,果肉会因氧化等变成杂质,从而沉积在凹槽里面。
另外,也有软木塞屑。
横放时,软木塞也被浸湿,有些木屑会进入酒体中。
有了凹槽,倒酒时杂质不会跟着出来,酒液清晰透亮,口感更佳,很多优质红酒都会把凹槽做得更大些,便于长期储存。
但有些商家抓住了这点,将品质不行的红酒也做了很深的凹槽,用于混淆大家试听,所以现在的红酒不是凹槽越深越好,以后买酒千万别上当哦。
100块钱的拉菲能喝吗?
我:@行家,此前有一次去朋友家,他拿出一瓶拉菲红酒招待我。
我调侃道:“去哪儿发财了,还喝上了拉菲”
朋友:“没有,没有,价格不贵,只要100出头,熟人知道就行,别对外说。”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人喝酒都是为了面子,明明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却喝着几千元,甚至更贵的名贵酒,比如红酒界的老大:拉菲。
当然,每个人都自己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但是这100块钱的拉菲真的能喝?
行家:@我,看情况。
我们常说的那个“天价”拉菲指的是1982年的拉菲古堡,也称大拉菲。
拉菲古堡有一个副牌,叫做Carruades de Lafite,也称为小拉菲,二者都隶属于拉菲集团。
拉菲集团旗下,除了拉菲古堡系列外,还有其他的酒类,目前在我国山东都有自己的投资,有不少都在百元级别,品质不劣,可以喝。
但若是看到酒瓶上有“copy”,或者单位是“ML”,那最好别喝,大概率是故意蹭拉菲名气的劣质酒。
我:@行家,那82年的拉菲怎么还在卖呢?
行家:@我,当时酿出来的酒至少也有10万瓶,肯定没全部喝完,有一部分留在酒庄;也有一部分被一些在收藏家手中,偶尔会在市场上流通。
但要记住:
真正留存的82年拉菲肯定有限,若是看到一些地方有售卖,基本可以断定是假的。
82年拉菲是极品红酒,即便过去了近40年,但酒体却没坏,价值天花板,但也意味着涉足有风险,一定要谨慎。
不得不说,跟行家聊了一下,真是豁然开朗,以后估计可以少走点弯路。
编辑人: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