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湛江的“证婚人”何去何从?(湛江结婚流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3 17:48:2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894    评论:0
导读

湛江市市标“三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被800万湛江人热议多年的话题。而最近,似乎有了答案。 据最新内部消息,“三帆”将于近期进行拆除。湛江市标将就此消失?NO,“三帆”并不拆除,只是迁建,移至我市大型公园。 迁建三帆,既可解决这里车流增大、

湛江市市标“三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被800万湛江人热议多年的话题。而最近,似乎有了答案。

据最新内部消息,“三帆”将于近期进行拆除。湛江市标将就此消失?NO,“三帆”并不拆除,只是迁建,移至我市大型公园。

迁建三帆,既可解决这里车流增大、交通拥堵的老问题,又能保存下我们延续了29年的市标,不破坏湛江扬帆搏浪的风水门面。

(01)当了29年证婚人的湛江市标

很少有人知道,三帆的官方名字为风正帆悬,故事要从1987年讲起——

这一年年底,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梁明诚带领的设计小组,受邀为湛江设计一组群雕。梁明诚确定以唐诗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主题,表现湛江在改革开放中乘风破浪的冲劲。

经过8个月艰苦创作,出炉了5种不同的方案,最终第5号方案获通过,设计者们前后没有拿过一分钱酬劳。

1990年10月底,一座相当10层楼高的“风正帆悬”雕塑,在开发区人民大道广场落成。

由于造型原因,湛江市民私下将其称为“两面三刀”或“三把刀”。虽有调侃之名,但三帆作为湛江“扬帆搏浪”的文化符号,还是承载了无数湛江人的成长记忆,更寄托着湛江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湛江人结婚有一个习俗:开着婚车绕三帆三圈,夫妻从此一帆风顺。即便如今三帆建起了“五环八卦灯”,还是挡不住新婚市民绕帆三圈、堵至塞车的热情。

三帆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被绕圈”的宿命,走过29年的它,为多少湛江夫妻作了无言的“证婚人”?

想当年,湛江人结婚的最高配是:转三帆的大运,定银海的婚房,摆银海的喜酒。

(02)90年代崛起的孪生地标

(30年前的湛江)

上世纪90年代初,人民大道和开发区还是一片荒野平地。陪伴“三帆”的,只有东南方向的银海酒店,它们比肩而立,就像孪生的姐妹。

三帆之于湛江,犹如“五羊”之于广州;而银海酒店之于湛江,也犹如白天鹅宾馆之于广州。

银海酒店大楼,并不是生来就是酒楼,它的前身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湛江国际金融大厦。

1990年8月28日,大楼落成后,中国银行湛江分行从霞山洪屋路125号正式迁到此处。

1992年12月,湛江国际金融大厦改建成酒店,新名字叫“银海”——取自中国银行的“银”和湛江的“海”。从此,这家中国银行下属的酒店正式开张迎客。

正如“三把刀”一样,银海酒店也难逃湛江民间的调侃,风光一时无二、来宾非富即贵的它,被调侃为“银纸的海洋”。

开业当天,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南海舰队军乐团列队演奏,时任湛江市委书记王冶、市长郑志辉到场剪彩,时任省长朱森林题词:“优质服务望银海,扩大开放兴湛江”。

(1992年的银海酒店)

银海酒店开业,创下了多个“历史第一”——

粤西地区第一家四星级酒店,湛江第一家涉外商务酒店,湛江第一家由广州白天鹅集团受聘协助管理的酒店。

银海酒店开业,让不少湛江市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四星级服务文化,知道了什么是星级酒店、服务礼仪、西式小费、顾客就是上帝……

毫不夸张地说,1984年就被确定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湛江,到了1992年,通过银海这扇窗,才真正感受到“改革春风吹满地,湛江人民真享受”的开放利好。

在银海,湛江人过去只能从电视报刊上看到的,变成摸得着、闻得到、吃得到的实在。

(03)从白天鹅看世界 从银海看湛江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白天鹅宾馆掏钱买了法式面包,说了一句:“看来我们还要再开放一些城市。”1984年,国家宣布再开放14个沿海城市。湛江,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2月,邓小平在广州参观白天鹅宾馆并签名)

从白天鹅看世界,而托管于白天鹅集团的银海酒店创立,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978年秋季广交会,一名法国客商来到广州找不到住处,一气之下返回香港,部分香港和西方媒体趁机炒作,中央领导同志深夜给广东省委打电话;80年代末,一位供职于南油的英国专家不堪湛江交通和住宿之苦,写信到《泰晤士报》投诉湛江投资环境之差。

1992年,粤西首家四星级酒店——银海酒店在湛江创立。

(04)湛江酒店业的黄埔军校 大学生当服务员

当时银海酒店招聘的要求之高,闻名粤西:女服务员要求身高1.6米以上,一些重要的迎宾岗位要求身高1.7米以上、掌握流利的英语,不少服务人员还是当时罕有的大学生。

为何“天之骄子”愿意低头歪腰甘当服务员?

90年代初,一个普通老师的工资仅有约400元时,银海酒店的员工一个月就能领600—700元,有些岗位还有外宾给的小费。

银海酒店对员工的录用、管理及薪酬的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已然习惯的“铁饭碗”,对外界吸引力颇大。

银海洗涤部老员工陈妙菊,26岁之前曾在儿童公园工作,待遇还不错,但她还是毅然“跳槽”到银海,一直工作至今。

说起银海酒店的员工福利,她如数家珍。她供职的干洗店,不少外轮船员频频光顾,在整理他们衣物时,常常能翻出各国外币。

在当时,银海酒店不仅面对显贵客商、海外来宾,还有红极一时的明星。90年代,红极一时的林忆莲、谭咏麟、汪明荃等明星先后到湛江开演唱会,还有曾志伟带领的明星足球队,都是下榻银海酒店。

46岁的餐厅员工余颖,19岁就进入银海,将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里。她曾多次近距离目睹90年代闪耀的“星光”,说起保存至今的谭咏麟签名唱片时,她眼光里还带着小迷妹的痴迷。

入职银海酒店的骨干员工,都要到白天鹅酒店接受为期数月的培训,现年61岁,当时还是西点师傅的彭亚平就是其中一员。

像彭亚平一样,每一年都有一批银海职员前往广州接受白天鹅“洗礼”。他们为湛江带回了国内一流的酒店标准和服务水平,其中部分人“出走”后,成为了不少酒店的创立者或管理层,而银海也被誉为湛江酒店业的“黄埔军校”

(05)90年代万元宴 早茶一席难求

当时能到银海消费的,非富则贵,在九十年代,一顿饭就能花1万多元,最顶峰时期,酒店一个月的鱼翅销售就有200多公斤。”彭亚平回忆。

要说当年银海的“威水”,离不开老顾客的评价。

百姓村78岁的谢伯讲了一个故事:

90年代,他经常哄哭闹的侄子,带他去香港玩。有一次,侄子哭得不可开交,他心生一计,开车带侄子到了银海酒店外,“看,我们到香港了!”侄子破涕为笑。

谢伯说,当时去银海消费的,都是开小车,没有骑自行车的;穿短裤的、穿背心的、穿拖鞋的,都不准入内;为了抢位喝早茶,一大早酒店客厅内大排长龙。

一些老顾客对酒店大厅的“裸女”记忆犹新。这是广州美术学院团队设计的浮雕“维纳斯出浴”。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大大方方地面对海内外来宾,从不遮遮掩掩,展示出湛江的开放。

不仅如此,这里的的服务还涵盖了洗衣、KTV、洗头、出租车等服务,酒店内还破天荒建起了游泳池、桑拿室。

最高峰时期,银海酒店的车队就有30多名司机,有大巴、中巴、面包车、出租车等30台。

(06)银海酒店 27年,坚守「传奇」与「经典」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湛江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足,到星级大酒店吃饭也成了家常便饭。

上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位于湛江交通中心,新老城区交汇的三帆和银海酒店旁,海关、建设银行、农信社几大银行、邮电局等相继入驻。

三帆一带开始变得热闹起来,30年间,该片区正逐渐成为了湛江的金融中心和酒店餐饮中心。

(如今的三帆)

0年间,湛江的文化符号正在逐渐变迁,三帆和银海这对生于同期的孪生姐妹,已逐步成为湛江闪耀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

30年间,无论三帆如何何去何从,银海,依旧坚守这里,传承经典和传奇,继续为你见证湛江记忆

一个时代催生了一家伟大的酒店,一家酒店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银海曾经就是我们的世界

声明:由湛江银海酒店有限公司供稿。

 
关键词: 银海之窗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07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